消化道出血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疆学者发文称,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介入术 [复制链接]

1#
刘文斌讲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01215/8498658.html

*医院学者在我刊发文称,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增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如采取Hp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出血风险。

该项回顾性研究显示,随访1年时,Hp阳性但未接受Hp根除治疗的患者(非治疗组)中上消化道出血率(5.2%)明显高于Hp阴性者(Hp阴性组,1.8%)、Hp阳性但接受Hp根除治疗的患者(治疗组,1.8%)。非治疗组的呕血+黑便以及黑便发生率(21.4%,57.1%)也均明显高于治疗组(0,14.3%)和Hp阴性组(0,20.0%)。非治疗组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治疗组和Hp阴性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57.1%和50%。

1年后,治疗组中82.4%的患者Hp检测已转为阴性,而非治疗组所有患者仍Hp阳性。

作者认为,PCI术后患者一旦确诊为Hp感染阳性,应立即给予抗Hp治疗,目前临床上以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比较常用。研究证实,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清除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该研究选取在*医院行PCI的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Hp阳性患者例,Hp阴性患者例(Hp阴性组);同时根据患者是否接受Hp根除治疗,将Hp阳性患者分为治疗组(例)和非治疗组(例)。

来源:刘静,张铁亮,戴远辉,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3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