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了解十二指肠溃疡 [复制链接]

1#

十二指肠是人体介于胃与空肠之间的一个器官,呈"C"形,位于肚脐的上方。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十二指肠黏膜的缺损,深度超过黏膜肌层,甚至黏膜下层,造成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坏死性的病变。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该病发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无论初发或复发均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而夏季发病率较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更为多见,目前的发病率统计为1.56:1。

一、病因

1、遗传基因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患者家族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3、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患者胃排空加速、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致溃疡形成。

4、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并形象地比喻为“无pH(酸)无溃疡,无HP无复发”,但是确切的机制仍待进一步证实。

二、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患者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三、检查

1、胃镜检查可对十二指肠黏膜直接观察、摄像,还可在直视下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最主要方法。

2、HP检测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四、并发症

1、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如出血量少可引起患者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如大量出血,可引起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2、穿孔即溃疡面侵蚀溃疡处血管和溃疡处全层,可造成患者出现腹膜炎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3、梗阻可引起疤痕性狭窄,从而导致梗阻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饱胀不适等症状。

五、治疗

1、规律饮食,嘱咐患者适当休息、减少精神压力、规律饮食、戒烟戒酒;

2、使用抗酸药治疗:最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用的有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

3、根除幽门螺杆菌:四联方案2周疗程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4、促进胃肠动力:患者伴有胃排空障碍,可以适当的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常用的有曲美布汀、莫沙必利等。

医院消化内科联系护士站医生办胃镜室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健康科普学习,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