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
曾经,我向往深圳;现在,我正在深圳;将来,我不会轻易离开深圳。只因为,来了,就是深圳人。
中国论文
我的故乡在湖南郴州。在故乡,我听到最多的故事是某位亲戚或者邻居去深圳了,几年后赚得盆满钵满。讲故事的人会习惯性地深深抽一口土烟,云雾缭绕之后的神情是压抑不住的羡慕。后来,父亲送姐姐到深圳打工,姐姐回家后亦是对深圳赞不绝口。故事听多了,自然而然生出好奇之心。一颗种子悄悄在我心田种下,多年后发了芽。
上学之后,历史课本中浓墨重彩地写了华丽的一页――改革开放。它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孩子,名字叫深圳。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人才济济,灯红酒绿。我开始对这座绚丽多彩而又充满传奇的城市满怀期待与向往,尽管我想象不出自己到这座城市之后,会拥有一种怎样的生活。
高中毕业后,我选择了去河北上大学,我始终认为南人北往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体验。大学轻松愉悦的氛围将我从高中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枯燥的课本被我抛到了无人问津的角落。那三年是平静的,是深沉的,也是迷茫的。记忆中只剩下,阵阵北风奏着凯歌呼啸而过,诉说着无人知晓的悲壮与凄迷。夜夜狂风,夜夜思念。处于毕业的十字路口时,我不知道路在何方,只知道要回江南,回到那个心心念念的地方。
但是,深圳并不是我工作的首选。我选择了去泉州,它对我最大的吸引力是离家近。在泉州待了半个月,投出了无数简历,大部分石沉大海。参加了十余场面试,最后却往往因为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淘汰。
在我处于极度失望与迷茫之际,深圳的故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深圳。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随遇而安;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初来乍到,深圳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是那句简单醒目的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
一个应届生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谋生,压力可想而知。白天,从一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面试;夜里,暗自计算着最低的生活成本。深深叹息,暗暗着急。在近半个月的奔波中,差不多参加20余场面试之后,通过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面试。薪水不多,仅仅够生活,但是,离住处近,平台够大。那时候我是没有什么追求的,能养活自己,其余条件不是很苛刻就足够了。
接下来是暗无天日的工作。公司对于一个小助理没有明确的绩效指标,但是,一件又
一件的琐事接踵而来,分身乏术,有时甚至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在公司与住处的两点一线夹缝中生存,几乎每日回家后倒头就睡。
那样充实而又绝望的日子,差不多过了半年。半年后,随着技能技巧的逐渐熟练,以及对职场认识的加深,我渐渐可以胜任繁杂的工作,偶尔还能抽出一两天的时间外出培训。
八个月后,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工作,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年后,我招聘到岗位的接替人后,选择了辞职。目前,我在一家互联公司工作,不管对行业还是工作本身都比较满意。
上个月,家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对方在意大利工作,收入比较可观,父母是公务员。我最终选择了拒绝,因为他所在的城市,工作没有那么多选择,没有那么多的发展机会,也没那么多的包容。
蓦然回首,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在职场的摸爬滚打中,收获远远大于付出。信息的日新月异,逼着我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尝试。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摸索出正确的方法,跌跌撞撞地进步。
深圳,有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残忍,但是不冷漠。这里汇聚着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习俗、不同信仰的追梦人,相互交融,公平竞争。
常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待在深圳,我想,应该是习惯了吧。习惯了出门就有地铁、公交的出行方式;习惯了白天看蓝天白云,夜晚看明月星光;习惯了朝九晚五;习惯了今天跌倒了,明天再爬起来。
有一个地方再也回不去了,它的名字叫故乡。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故乡,而我却生长在福建。对于故乡,我是客人;对于福建,我是外人。只有深圳,它不计较我的出身,给了我安身立命的归属感,让我不再流离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