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辉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喻
“完成任务,全员归队,中山一院,我们回来了!”今天下午,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名队员平安归来,他们在武汉抗疫一线一直坚守到今天凌晨一点四十分,至此,中山一院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已悉数回到广东。
中山大学*委书记陈春声、广东省卫健委有关领导、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委书记骆腾等前往机场欢迎医疗队回家。
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58岁护理部主任满头白发,同事疼惜泪目
下午4时许,当飞机舱门打开,最先走下来的是我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管向东、我国著名呼吸重症护理专家成守珍、领队朱庆棠教授。
“成主任的头发怎么全白了?!”医院同事惊声叫出,眼泪刷地涌流出来,眼睛里写满疼惜。骆腾书记心疼地一把把她抱在怀中。这些同事和成守珍同事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她。这两个月来,这支“打过最难打的仗,啃过最硬的骨头”的最强战队经历过什么,非外人可以想象。
罗益锋、朱庆棠、成守珍、管向东成守珍是中国护理界著名的呼吸重症护理专家,也是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管理着一支多人的护理队伍。疫情初起,她便主动请缨参战,医院的部署,先是全力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疫情防控培训,组建前线医疗队和四个护理梯队,随后才于2月7日带领名队员驰援武汉,并担任中山一院医疗总队临时*总支书记。
深入重灾区挑战最难啃的硬骨头
“两天内要建成一个新病区,收治50名重症危重症病人,我们面对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啃的是最硬的骨头,今天我们完成任务,不辱使命,终于都平安回家了,一个都不少!”作为医疗队代表发言的领队、国际矫形外科与创伤学会骨显微外科委员会主席朱庆棠教授说到这里有些哽咽,短短两个多月,他也憔悴不少。
最早进入武汉的第一二批医院,这里是武汉市最先接医院之一,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4公里,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其中呼六病区只接收重症患者,全病区有75张重症病床和8张危重症病床,被称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医院医院,救治急性传染病患者的硬件设施薄弱,隔离区内从门把手到水龙头,从工作区到更衣室,整体设计和设施均达不到传染病控感要求,医护人员时刻处于被交叉感染的风险之中。
先完成改造再进隔离舱,无疑最安全,但时间不等人,救人要紧!队员们因陋就简,迎难而上,穿上随队带来的防护装备第一时间冲进隔离区,同时利用休息时间重新设计病区的布局和流程,改造出了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并规范诊疗流程,让治疗工作很快走向正轨。
医院集中收治了大量需要氧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医院中央供氧能力,只能用移动氧气瓶供氧,搬氧气瓶成了队员们每日的必修课,各个练就硬功夫,一百多斤氧气瓶年轻的女队员们搬上车推起就走。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率先开展重症超声技术,快速诊断并成功抢救突发气胸的重症患者;开展重症心肺超声筛查,对合并急性肺心病患者进行早期液体负平衡,有效降低该病区重症患者病死率。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三批队员对口医院西院。
2月8日,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医院西院区,在不足48小时内完成了新病区开区,收治了50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面对病人病情危重、医疗设施有限的困境,医疗队率先在普通病房改造、开辟了具有ICU功能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使协和西院ICU床位扩充了25%,大大提升了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高级生命支持单元投入使用后,医疗队开展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俯卧位通气、血液滤过技术(CRRT)、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集束化重症护理等一系列先进重症救治技术,所在病区是非ICU病区最早实施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的病区,也是开展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最多的病区。
60多天来,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中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被抢救了回来。
一名危重症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的状况,正在联合查房的朱庆棠、罗益锋、成守珍等联手施救,通过有创呼吸等技术,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专家们还首次在呼吸危重症病房开展床旁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血液滤过技术(CRRT)等多项技术,为重症患者搭起“生命通道”。
医疗队还构建了“医护患一体化,救治康复全覆盖”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协作、前线后方群策群力、急救与治疗并重、新冠肺炎和基础病并重、护理与康复并重等举措,实施后的第三周开始,一直保持零病亡率记录,为大规模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如今他们的经验已经被中山一院赴塞尔维亚国家专家组成员应用在欧洲。
正是因为他们在抗疫一线卓越的表现,该医疗队的重症救治医疗队被国家三部委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坚守到最后的“最强战队”大咖云集
中山一院是广东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单位,从除夕夜开始先后派出三批共名医疗队员支援武汉医院、医院西院区,同时还派出专家支援东莞、泉州,并作为国家专家组远赴塞尔维亚,是广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遣队、主力*。
今日返回的名队员,从2月7日出征到今天返回,整整61天,救治患者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超过90%,这支战斗到最后的“特战队”,可谓是精锐尽出,大咖云集。
管向东是我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1月29日,他联合其他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向全国同道发出倡议书,“凡为医者,侠之大者。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国有难,招必至,战必胜!”倡议书里的这句话,让不少医护人员热血沸腾,毅然报名做“逆行者。
四天后,他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奔赴武汉。从那天起,58岁的管向东作为专业领域的“最强大脑”之一,在医院的ICU巡查,筛选最严重的患者,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由于表现出色,他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同样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成守珍、罗益锋。
两位耄耋老人治愈见证医病医人医心
在这场与病*斗争的战疫中,除了专业治疗外,给予患者心灵抚慰关爱,点燃患者对生命希望也是队员们的必备技能。一场场生死接力,一幕幕医患情深的场景不时出现。
医疗队员每天在查房时都会耐心体贴地为患者做起“话”疗,在医病医身的同时,纾缓他们的紧张情绪;在患者痊愈出院时,主管医生和护士都会送上一张张精心制作的问候卡片,为他们加油鼓劲,重树信心。
医疗队还组建了“武汉加油—病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