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门诊楼的3楼,汇集了内外科门诊、胃肠肛门专科门诊、胃肿瘤联合门诊、结直肠肿瘤MDT联合门诊等专科——这里是我院的中枢神经,彭俊生教授在这做了13年的胃肠外科主任。
“据说,找我看过的病人,很少再去找其他医生了。”他笑了笑,露出了酒窝,“还有外医院,抱了一大堆,厚得就像教科书一样的资料来找我们,虽然好辛苦,但最后我们给他医好了。嘿,是挺有成就感的。”他笑得眯起眼睛,酒窝更深了,这是这位胃肠外科医生难得流露出情绪的时刻。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我院胃肠外科主任彭俊生教授
24小时不关机的肿瘤专家
8月26日,下午2点
“当医生,就是忙。”彭俊生穿着白大褂出现在诊室,戴着一副眼镜,头发花白。早上要交班、查房、看门诊、做手术,下午要开会、办学习班,有时还有一些科研活动。星期四早上7点上班,赶上全院疑难病例讨论会,偶尔还需要提前碰头。
他就这样和胃肠肿瘤打了十几年的交道。
年从中山一院调动到我院,担任了我院的副院长,年兼任教学团队管理,又担任起中山大学护理学院的院长。行*和业务双肩挑,如今50岁出头的彭俊生,忙得手机24小时都不敢关机,“就怕有事。一般找我们都是急事、要紧事。有个高年资医生在场,年轻医生们做手术,心里踏实点。”
因为他知道学医之路不好走。年从汕头考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这个农村青年报了分最高的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糊里糊涂的,进来才知道,原来要读六年才毕业啊。”毕业后彭俊生留校当医院外科医生,并考上了王吉甫教授的研究生——这位全国有名的胃肠外科专家,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胃肠外科的领*人,圈内尊称其为广东“胃王”。
▲王吉甫教授
彭俊生按着老师的路子,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看着单位里的年轻人,他总想多带一带。仔细一数,如今一年天,他要做约个胃肠肿瘤手术。而整个中山六院每年胃肠癌病人的手术量,也位列全国甚至世界第一。
说着,彭俊生迈出诊室,扭头进了隔壁。周三下午3点整,胃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正式开始。
先手术,还是先化疗?
8月26日,下午3点
▲每周三下午,中山六院的国际远程会诊中心会对疑难病患进行多学科会诊
0号诊室,中山六院国际远程会诊中心。几个大屏一张圆桌,多学科专家和主管医生以及病人家属围坐在一起——这里将处理最为棘手的病例情况。
多学科会诊,也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模式,针对疑难杂症寻找多学科解决办法。其一是确定现有诊治规范,其二是交叉学科讨论寻找共识,其三是提高诊断的最终准确性,给到病人最合适其病情的诊疗方案。
“他现在这个情况,手术风险有多大?”
病患的主管医生简单介绍了病人情况。这是一位高龄胃癌病人,目前有8厘米左右的肿瘤,左侧大屏上详细记录了病人入院记录,右侧则是相关的彩超和胃镜画面。
了解完基本情况,各科专家依次发表看法。“是否考虑先化疗,后手术?”彭俊生直言。
对于癌症病人而言,其实并非只有动刀一条路可走。究竟先动刀,还是先化疗?
一般来说,符合动刀条件的病人,通常情况下即可安排手术切除。但是目前有更多资料证明,病人如果选择先化疗,能够使得病灶得到控制,随后再开展手术,将会切除得更加干净。“目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高了。如果先手术,术后病人已经很虚弱了,再化疗只会加重这种情况,病人不舒服啊。可能不耐受。”
诚然,一旦用药,其理想状态是肿瘤缩小,病情降期,为后面的手术创造条件。但是用药,也并不意味着百分百能控制住肿瘤,甚至可能会错过一定的治疗期。
怎么做选择,压力在医生身上,风险在患者身上。
▲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现场,多学科专家和主管医生以及病人家属会共同参与
“无论如何,我想坚持一点,大家不要为了手术而手术。不是说外科医生就是个做手术的。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简而言之,就是能活久一点,能活得好一点。
“以前总是先开刀,开了才发现做不了,又给缝上。现在我们技术进步了,针对每个病人,提供最符合他的方案,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千篇一律。”
“另外,有的病人花钱吃饭都成问题了,你还要给他推荐一个昂贵的药物治疗方案,哪里有可能?”
“或者,按道理病人要做一个扩大范围的手术,但是他的身体顶不住。你非要做,结果手术很成功,病人死了,不是白做了?”
“看到一个肿瘤就要切,很多肿瘤不止一个,还有很多个。你只管看到的,不管看不到的。还不是白做了?”
“不要为了手术而手术,该出手时再出手。还没轮到你出手,就先别出场。还有更好的办法留给病人。”
这样一场多学科会诊,如今成为我院的特色。一次持续几个小时,能讨论七八个疑难病例。最终一部分人采取药物治疗,一部分人采取手术治疗。需要进行手术的,尽早进行排期。
而彭俊生也将为第二天一早的手术主刀做准备。
先手术,还是先化疗?
8月27日,上午8点
▲8月27日上午,彭俊生教授和团队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在10楼的17号手术室外,自动门缓缓打开,监测仪器稳定地响起来,相关医护人员基本准备就绪。
躺在手术台中间,51岁的何晚萍(化名)也准备好了。她和众多来找彭俊生看病的人一样,起初只是觉得胃不舒服,一查结果是胃癌。在昨天的多学科讨论会上,针对她的情况,专家最终决定进行肿瘤切除,彭俊生主刀。
最近这段日子她总在想,为什么自己会得了胃癌,想多了也觉得烦。现在躺在手术台上,她已经不用想了,因为经过呼吸全麻后,病人已完全丧失意识。她很沉地睡过去了。
护士给她做完身体检查,最后核对了一遍患者信息。彭俊生走进来,进来就问:“病人之前有没有口服碳水化合物?”护士们马上进行检查。为了减少饥饿时肚子产生的应激,同时也为了加快伤口恢复——这也是比较新的、细节性的理念。以前手术要求饮食控制三天左右,现在不一样了。
▲彭俊生教授主刀的手术开始
“怎么没有用笔标上开刀位置?”彭俊生又问了一句。随即拿起记号笔,在病人的腹部位置画了几条黑线。“你们总觉得,在哪里动刀心里有数,但是腹部分上下,肾还分左右呢。尤其是等下肚子里打了气,一鼓,定位都会有偏移。不该省的不能省。”
相关准备做齐,彭俊生拿起一把锋利的小手术刀,在患者的肚皮上一划,最后开了五个小孔。于是,一场恶性肿瘤切除手术(胃癌根治术)开始了。
“打孔”手术,手一点都不敢抖
8月27日,上午9点
▲彭俊生教授主刀进行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改良消化道重建术
手术更准确的表述,是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改良消化道重建术。所谓腔镜手术,是区别于传统的开放手术的微创手术。腹腔不被切开,只在病人腹部打小孔,也被称作是“打孔手术”。
用摄像系统代替人眼,用超声手术刀切除人体组织上的肿瘤。由于整台手术都要凭借着插入几个小孔的手术刀配合完成,这对默契度和专业性有着极高的挑战。“这绝不只是创口小的问题。切口小,病人恢复快也美观,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内部,微创手术能减少应激、减少出血,减少创伤、减少术后疼痛,这才是微创真正想做到的。”
彭俊生直言,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的挑战更大。“以前开放手术,肚子打开,手感最重要。现在借助机器臂操作,手不能直接进到人的身体内去触摸,所以‘缺少手感’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镜头就是人眼,手更是一点都不敢抖。”
微创的镜头把腹腔放大了,但视野却变小了。只有一个腹镜,视野远不如肉眼般开阔。“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有了镜头,肚子里什么样,大家都能对着屏幕看清楚,年轻医生们上手才会快点,我是希望年轻人能尽快走出来。他们迟早要成长的。”
▲权威教授主刀的手术,也是进修医生学习的好机会
手术室里人多起来。在医院进修学习的医生也都来了,他们围在手术台后面,紧盯着屏幕不出声。
腔镜透着小孔往里伸,手术台的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人体腹部的图像——浅红印着深红,一团*色的脂肪包裹着大小肠。把肠道一层又一层剥开,向上小心摸索,才能找到胃部的位置。
但想要做到规范的胃癌根治术并不容易。肚子里的血管密密麻麻,都要谨慎“绕路”;脂肪与器官之间的黏连又异常频繁,不能让黏连“挡路”;一路还要清扫区域淋巴结——更是一场小心的“扫雷”。
由于恶性肿瘤转移,很早就通过血液及周围淋巴结发生了。如果手术光切掉肉眼看得到的肿块,常常会导致复发。因此对于恶性肿瘤病人而言,淋巴结就是埋在身体里的“雷”,主刀医生需要彻底清扫,以达到“根治”目的。
这是一场耐心和耐力的双重挑战。两个小时过去,终于做好了胃癌根治术。
▲彭俊生教授主刀进行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改良消化道重建术
彭俊生换了一把手术工具,重新塞进小孔,对准术前标记好的胃肿瘤部位。另一只手从孔里送进去一根5厘米长的细线,他在标记的胃肿瘤部位拉直,比了比长短。
“这是个衡量的标准,最终决定胃部切除的大小。有的手术说做根治,但其实没有达到要求。因为恶性肿瘤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扩散的情况和周围组织浸润。切5厘米,是安全的切除范围。”
他张开手术刀,把胃稳稳地夹起来,腔镜同步跟着往前拍。屏幕瞬间被整个胃部画面充满。一瞬间,手术刀落,红褐色的胃被一分两半,70%~80%大小的部分,滑落在腹腔一边。彭俊生迅速将切除的样本取出,这块带着癌细胞的胃,从小孔里拎了出来。
“看到吗?那块黑紫色的大斑,那就是肿瘤。”彭俊生举起这块胃,在空气暴露下,它迅速收缩,色斑也跟着收缩,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皮。“可以了,送组织库。”
“一夹子下去几千元,病人能承受吗?”
8月27日,上午11点
▲彭俊生教授主刀进行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改良消化道重建术
清扫,切除,缝合。到了手术的最后一个环节,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胃部肿瘤切除后,要把肠子和剩余的胃部进行缝合重建。
如何进行消化道重建是重要的一步。“缝合可以用这个。”说着彭俊生叫护士递过来,有点像夹头发的夹板。“这是用打钉子缝合的原理,就这么轻轻一夹,六排钉子一钉,不切断也不出血。就能防止胆汁反流。”如此一来确实是省时省力。
他又抬眼问了一句,“这个病人经济情况怎么样?”
没人答得上来,只说好像是海南人,经济条件确实没听她提起过。
“哎呀,你们都不了解病人的经济情况啊?对,不管什么人手术都要这样做,很多环节不能省。但是最后做缝合,这一夹子下去就是几千块钱,你们都不知道她能承受吗?”
“算了,缝针吧,给我线和针。”助手迅速递上一根弯针,一条细线。彭俊生透着小孔,穿针引线,快速完成了缝合。
3个半小时过去,这场手术终于结束。
▲彭俊生医院食堂吃快餐,下午还有一场手术在等着他
彭俊生出了手术室,上楼换回了白大褂,往拐角的餐柜方向走。“护士长,我又来吃饭啦。”打开柜子,彭俊生取了一份冬菇鸡快餐,快速吃了几口,去准备下午的手术了。
没一会,手术台上的何晚萍醒来了。周围的护士搀着她,让她试试,能不能走回病房。51岁的她,晃了晃神,“刚才好像发梦了一样。我梦到小时候的事情了,真的,以前从来没梦到过。”
术后第五天,9月2日,何晚萍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
医院手术室是大众眼中的陌生地带,手术室内医生的工作情况很少被大众所熟知,手术室外家属们复杂的心理状态也很少被记录……手术室的一道门,将里外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这道门聚集了焦急等待的目光,也承载了无数医学工作者的追求与付出。
我院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走进手术室”专题策划,聚焦无影灯下的医护人员,用文字、影像、视频记录白衣天使们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手术室内外的温情故事。
本文指导专家
胃肠外科一区主任彭俊生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名医。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年取得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并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擅长胃癌、食管胃结合部癌、结直肠肿瘤、胃肠间质瘤、胰腺肿瘤、肠瘘、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出血及各种消化道相关的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胃肠胰肿瘤外科治疗结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增加了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疗效。在胃癌和临床营养方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其临床营养研究成果和胃癌系列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在临床营养界,现为欧洲ESPEN会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外科医师协会临床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医学营养与健康促进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参加《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补充性肠外营养》等专家共识的制定。
在肿瘤界,现任国际胃癌协会委员(IGCA)、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参加了《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治》、《残胃癌诊治》及《胃肠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等专家共识的制定。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统筹:尹来、游曼妮、王道斌
采写:南都记者董晓妍,实习生彭彤、郑纬浩
视频:南都记者吴佳琳
摄影:南都记者冯宙锋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图、文/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