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平顶山日报」
庄子讲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游刃必有余地。如今,对于愈加细化的医学专业来说,游刃有余不仅需要目无全牛的境界,更需拥有一颗医者的温暖之心。
白衣加身十九载,平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步吉“胃”爱行动,让鹰城百姓“肠”享健康的同时,更以一颗爱民之心,成为鹰城父老心中“有温度”的良医。
勇于攻关,与重症胰腺炎病症的生死较量
语速快,讲起专业知识来侃侃而谈,这是陈步吉给人的第一印象。自年毕业于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以来,陈步吉就离开江西老家,在河南平顶山扎了根。
年,医院经过三年科室轮转后,陈步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钟爱的消化内科。“每当遇到疑难棘手的消化道疾病,我就不由得想去钻研学习。”陈步吉说,时至今日,他依然保持每天学习一篇医学文献、观看一个消化内镜手术的习惯。
日常中,很多人习惯了胃肠道病的缓慢进展,认为消化内科都是慢性病。殊不知,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重症消化道疾病来势汹汹。今年10月7日,来自叶县38岁的杜先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病情在两天里迅速恶化,胸闷气短、高热不退。医院时,杜先生呼吸困难,为休克状态,临床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
“按病理生理机制,SAP分为全身炎症反应期和感染期。在以前,炎症反应期和感染期是SAP救治中的两个死亡高峰期。”陈步吉指出,如今,总医院消化内科已熟练掌握早期治疗的关键:第一个24小时液体复苏要足、24小时后控制性补液,早期肠内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同时应用消炎痛栓纳肛、清胰汤中草药,通里攻下、清热解*,以减少内*素吸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从而阻止病情发展。
经过治疗,杜先生成功闯过“生死关”。在生死较量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能击退“死神”,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早在年,陈步吉就医院进修SAP诊疗。“我曾亲眼见过一位SAP患者因病情耽误而失去生命。”回忆往事,陈步吉言语里透着遗憾,他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们医生勇于攻克难关,就能帮助鹰城父老战胜重症胰腺炎病症的死亡威胁。”
镜窥细微,“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
提起消化道疾病,绕不开消化道肿瘤。在我国的癌症“杀手榜”中,消化道肿瘤“居高不下”!“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陈步吉表示,自从事消化内科专业起,在科室主任的大力支持下,他将目光投向了内镜下诊疗,把癌症扼杀在“萌芽”阶段。
“如果不是陈大夫的及时诊疗,我可就遭大罪了。”说起医院消化内科的求医经历,傅先生心存感激。数月前,傅先生被查出早期胃癌,一家人紧张万分。经过科室会诊研究,陈步吉当即决定为其开展内镜下局部切除,不用放疗、化疗,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解决了傅先生的痛苦。
“生命都是这样一条条捡回来的!”像傅先生这样得益于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的案例还有很多。
每隔一周,陈步吉都会主动参与疾病科普宣教,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扩大百姓对消化道早癌筛查的认知。“希望我们的呼吁能被更多人看到。”陈步吉说,在条件允许下,建议40岁以后定期做胃镜,45岁以后定期做肠镜。如果有消化道肿瘤家族病史,做肿瘤筛查的年龄还应适当提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杜绝恶性疾病发生的关键。现如今,科室每年完成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及内镜下治疗量达到全市领先。
为了保持鹰城消化内镜的先进诊疗水平,今年上半年,陈医院,跟随国内内镜权威专家李兆申院士团队进修内镜技术。学成归来后,陈步吉及医疗团队采用高清内镜结合超声内镜技术,开启了消化道疾病精准诊疗的新征程。
学无止境,做鹰城百姓的坚定护“胃”者
逢年过节,当大家沉浸在欢聚、大吃大喝中时,往往是消化内科医生最忙碌的时候。离开家乡19年,陈步吉回老家过年的机会屈指可数。提起远隔千里的父母,陈步吉坦言,从医之后,就把“冷漠”留给了他们,与父母相聚的次数少之又少。
但在患者心中,陈步吉是一位“有温度”的良医。多年来,陈步吉不断拓宽诊疗疾病谱,许多复杂、疑难病症在他的细心钻研下逐渐拨开迷雾,为患者辨明诊疗方向。48岁的严女士说,陈大夫是个暖心的医生,不仅懂得治病,更懂得病人的心。
早年间,严女士总感觉胃反酸,咽喉有异物感,恶心难受,却一直没有当回事。后来,病情逐渐转为慢性咳嗽,她当作呼吸道疾病治了好久也没见好转。一次医院住院时,呼吸内科医生马腾想起陈步吉在一次讲课中提到,胃食管反流病人常被误诊,其中就有呼吸道疾病。
于是严女士找到陈步吉治疗,没想到陈步吉在给她用药的同时,还猜中了她平日里忽略的生活习惯:是不是平时腰带扎得过紧?还喜欢喝咖啡……在陈步吉的建议下,严女士换上了宽松的衣服,减少了喝咖啡的频率,同时睡觉时垫高了枕头。没想到这些细节的改变不仅“治好”了慢性咳嗽,还“治好”了胃反酸、恶心难受。
原来,这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陈步吉多年来在胃食管反流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为了鹰城百姓的胃肠健康,他在从医之路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他说,医学,学无止境。
多年来,陈步吉已发表国家级论文8篇,获得过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两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