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肝硬化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通过饮食控制病情
TUhjnbcbe - 2024/2/24 9:22:00

引起肝硬化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多见。同时还有酒精肝、脂肪肝、胆汁淤积、药物、营养等方面的因素长期损害所致。

1.病*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新近国外研究表明,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据统计70%不明原因肝硬化可能由NASH引起。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研究资料;

4.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肝静脉回流受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

6.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酶缺陷疾病,致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沉积在肝脏,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沉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7.工业*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可引起中*性或药物性肝炎而演变为肝硬化;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8.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9.血吸虫病:虫卵沉积于汇管区,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性门静脉高压.但由于再生结节不明显,故严格来说应称为之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10.隐源性肝硬化:病因仍不明者约占5%~10%。

肝硬化患者如何从饮食方法控制病情

1、肝硬化患者禁止吃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青花鱼这四种鱼,对于预防出血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鱼中含有丰富的廿碳五烯酸的不饱和有机酸,这种物质的代谢产物会降低血小板的凝聚性作用。如果食用会使本来就有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和血小板数量较少的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引起出血,而且难以止住。其他常见鱼类可以适当食用,来增加体内蛋白摄入。

2、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出现腹水者还要控制水的摄入。这对预防和控制肝腹水有积极的作用。对严重肝硬化晚期腹水的病人每日入水量应限为ml以内,钠盐入量应限为每日1—2g左右,部分肝硬化晚期病人通过水、钠摄入量的限制,可产生自发性利尿,使肝硬化晚期腹水量减少。具体实行应遵循医嘱。

3、肝硬化晚期消化道大出血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所以肝硬化中晚期患者饮食要以细软,易消化,并少食多餐为原则。不要食用油煎,炸及硬,脆,干食品和饮酒。食用鱼、鸡等食物时不能进食过快,以免误吞骨刺之类,以减少由于食物对胃底及食管静脉的摩擦等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4、当有肝性脑病的先兆时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氨的形成,预防和减轻肝昏迷;补充适当的热能,保证代谢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其具体要求是供应低蛋白、高糖类、充足维生素和适量热能膳食。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得食物。脂肪含量不宜高,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但是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以不做过多限制。

早期肝硬化如果能够及时治疗并得到很好的控制,一般是很少出现恶化的,跟发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和平时的护理有很大关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硬化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通过饮食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