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什么会得肠息肉哪种肠息肉需趁早切除给你
TUhjnbcbe - 2024/3/10 16:20:00

导语:息肉是人体内黏膜异常生长后出现的组织,只要是异常增长出的组织在未界定病理性质前都统称为息肉。根据息肉的生长位置可以命名为胃息肉、鼻息肉、肠息肉等。而根据息肉的性质来区分,能够分为炎症性、腺瘤性等。如果在同一部位出现一个就是单发息肉,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又称为“多发性息肉”。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仪器的检出率不断提高,身体内的一些细微变化也能在检查中显露无疑。肠息肉就是逐渐被人们发现的一点。在肠道黏膜表面出现的异常上涨的组织,在没有诊断前统称为息肉。

有调查发现,肠息肉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且相比于中老年女性,男性发病率更高。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比较多见。而这些息肉多半是良性的,对人体没什么影响。下面就带大家了解肠息肉的那些事。

01为什么肠息肉会出现在你身上?

Ⅰ、性别和年龄因素

这一点也是前文提及的,在男性和中老年人身上,肠息肉的发病率更高。

Ⅱ、遗传因素

当人体存在遗传性的肠道病或者有家族性的肠息肉病时,可自身出现肠息肉的风险也会比较高。例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遗传性息肉病等。

Ⅲ、低纤维饮食习惯和吸烟等危险因素

在生活中长期接触一些诱发息肉的危险因素,也会让肠息肉出现的风险提高很多。

Ⅳ、慢性肠道病变

有一些炎性息肉可能和慢性肠炎等疾病有一定的关联。在感染病*后也可能引发肠息肉。

其实查出肠息肉也不是可怕的事情,因为息肉并不等于癌症。但是在查出一种肠息肉后,医生往往会建议切除,那就是腺瘤性息肉。

02为什么腺瘤性息肉普遍建议切除?

最主要的因素是,在80%的肠癌患者都是从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相比,腺瘤性息肉有着比较高的癌变风险,在发现后,应该尽早切除。分享常见的3种腺瘤性息肉,每一个都不好惹。

管状腺瘤本身是良性息肉,但直径超过1cm后,更容易出现癌变。有数据显示,管状腺瘤是肠道腺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本身的癌变风险并不高,在10年内癌变风险约为5%,但直径超过1cm后,癌变风险也会不断增大。

绒毛状腺瘤:10年内癌变率达到30%-70%。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产生恶变的风险比较高。在临床上也会通过病理活检等方式检测其中的绒毛状成分。含有绒毛状成分越多的类型,癌变风险越高。

混合样腺瘤:满足前面两种特征的肠息肉,癌变风险不高不低,10年内癌变率达到了23%左右。但也不容忽视。在查出后建议尽早切除。

如果说这3种腺瘤性息肉只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那么下面这一种,就是肠息肉中的“王者”,后期转变为大肠癌的风险几乎为%。

它就是遗传性腺瘤

当人体内携带有这种疾病的基因时,很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多发性的息肉,并且数量可能达到几百个,如果你没有提高定期肠镜检查的意识,很可能在长时间的息肉生长、病变下,导致病情恶化,出现大肠癌的风险几乎是“百发百中”。

总而言之一句话,查出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如何,种类如何,数量多少,都因该尽早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切除治疗。但并非切除后就一劳永逸。要知道肠道内的腺瘤性息肉可怕之处不仅在于癌变率高,还有复发率高。

03切除手术后,如何复查更能保护肠道?

按照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普通的良性息肉切除后,6个月至1年左右复查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存在比较多的肠息肉切除或者腺瘤性息肉切除后,需要根据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2-3个月复查一次。

复查时除了必要的肠镜检查外,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结合腹部CT,化验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项目,能够掌握身体内是否出现癌变倾向,也有助于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04“肠寿”后,人们才能长寿

很多人觉得不过是小小的肠息肉,不管它就是了,能切除自然是好,切除了就没事了。但医生告诉大家,肠息肉的出现是健康的一大隐患,可能引发肠癌。而且不及时治疗,也会影响人体内的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久而久之,身体也会被拖垮。

就算你没有肠息肉,也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会得肠息肉哪种肠息肉需趁早切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