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朋老友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幽门螺杆菌。作为唯一能在人胃的强酸环境里生存的细菌,我非常骄傲也非常自豪!
大家可能对我不太熟悉,但在座各位里,至少有一半人和我已是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了。接下来把话筒交给主持人——袋鼠麻麻,让她对我的“丰功伟绩”做进一步的介绍。
幽门螺杆菌在人体里作了什么妖?
其实幽门螺杆菌发现到现在也就30多年的时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沃伦,与医师马歇尔一起来研究、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了它与胃溃疡的直接联系。
随着对幽门螺杆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除了胃溃疡,它不声不响的在咱们体内可没少作妖!下面这些疾病,都可由它引起。
随着生活水平、卫生水平的提高,很多西方国家的感染人数正在逐年下降。而在中国,情况却截然相反。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止至年,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降反升,达到了60%,即全国约有8亿感染者。
与此同时,中国的胃癌新增、死亡率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幽门螺杆菌功不可没。
别小看它:一人感染,传染全家!
因为中国人不分餐、不用公筷、互相夹菜的习惯,全家人一起吃饭、亲朋好友聚餐,都是幽门螺杆菌开疆扩土的最佳时机,一顿饭传染一桌人完全没难度好吗~
谢谢你们,给我机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般来说,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在婴幼儿期感染的比例则非常低。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舒了一口气……别高兴太早。
中国的宝宝们偏偏不走寻常路,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在中国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数据来源: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临床儿科杂志)
不同地区,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从20%-55%有很大差异。年,医院儿科调查了上海市区和郊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在无症状的7岁儿童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达到30.91%,在之后的5年,平均年递增3.28%。
而西方发达国家儿童的感染率则低得多,如法国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仅为3.5%,我们的孩子无疑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这4种“亲密举动”,让它有机可乘
1岁左右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峰期,家人、特别是密切照顾的母亲有可能把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宝宝。
想想你有没有这些习惯:
喂饭之前,自己吃一口试温度,或者为了哄孩子吃饭,玩“宝宝一口我一口”的游戏。
▼
大人把食物咬成小块,甚至嚼碎再喂给孩子。
▼
大人用自己使用的筷子夹菜给孩子吃。
▼
亲吻孩子的嘴巴。
▼
这些亲子之间的“亲密举动”,都会让幽门螺旋杆菌有可乘之机。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感染?感染后必须进行治疗吗?
一旦感染,赶尽杀绝不是唯一选择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症状的差异很悬殊。有的孩子会表现为口臭、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顽固的缺铁性贫血等,这些情况下才需要用药治疗。而大部分人感染后并没有症状,有时甚至能和幽门螺杆菌“和平共处”一生,是不需要对它们赶尽杀绝的。
首先,根除治疗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过程比较困难,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等多种不良反应,所以对所有Hp感染者都给予根除治疗,显然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其次,因为治疗所用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即使用药根治后,我们仍然可能再度感染,反复治疗、滥用抗生素则很容易产生耐药菌株,给今后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为了避免家长们过度焦虑,以及滥用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中华医学会于年发布了《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其中明确提出了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指征:
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慢性胃炎;一级亲属(父、母、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胃癌的患儿;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不建议把幽门螺杆菌检测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而应该在医生检查、诊断后,在有明确指征的前提下,才进行检测和治疗。
家长有好习惯,比药物更能保护孩子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两个途径传播,如果不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即使使用药物治疗根除,也会反复感染。
所以,家长养成好习惯,才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关键:
尽可能分餐制、用消毒处理的碗筷勺或自助餐;对婴幼儿不口对口喂食,不将食物用嘴吹凉后喂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饮用经消毒的牛奶;饭前便后要洗手;认真刷牙,饭后漱口;在医院的口腔、消化、耳鼻喉科等诊疗中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总的来说,不必为了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者单纯想知道宝医院检查。但一定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大大降低将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病原体传染给宝宝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