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9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等多科室密切合作,成功救治了一名十二指肠多发溃疡大出血患儿。截至发稿时,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医护人员救治患儿。
●女童入院有休克症状
3月28日,医院收治一名2岁女孩。该患儿5天前无诱因高热、咳嗽,面色苍白,1天抽搐1次,医院转至江西医院救治。门诊检查时,医生发现其血色素极低。
3月28日14时55分,女童因贫血原因待查,被收治于PICU。患儿血红蛋白为36G/L,已有休克症状。主管医生蔡丹立即给予补液扩容等治疗,并紧急联系输血科。
为了快速确认患儿病情,蔡丹紧急带患儿完善头颅CT及肺部CT检查。返回病房后,患儿解黑便一次。医生立即进行胃肠减压,发现鲜红色液体,随后请消化科、普外科、五官科、麻醉科等专家联合会诊,希望尽快找出血点具体部位。消化内科主任万盛华认为可以考虑消化道出血可能,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普外科与麻醉科医生则在PICU病房待命。
●“出血点像泉眼一样”
3月28日17时30分,患儿血压难以维持。胃肠减压时发现鲜红色血性液体不断流出。夜班值班万秋清医生给予止血输血等对症内科治疗,但效果不佳。
PICU主任朱友荣立即通知行政总值班、二线值班主任,并申请联系医院专家前来会诊。
3月28日18时33分,专家形成一致意见,同意进行胃镜检查及治疗,并得到家属的同意与配合。
3月28日20时,专家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小弯及大弯处有直径约1.0厘米的溃疡,表面糜烂有血痂,小弯处可见活动性出血。“用通俗一点的话讲,就是出血点像泉眼一样,血不停往外涌出。”医生说。
●家属信任医生敬业
大家一致同意进行外科手术止血,但手术风险极大。通过胃镜,暂时进行了止血处理,为手术争取了时间。
在这场生命的大营救中,朱友荣本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的救治原则,与一直在旁待命的普外科医生一起,向家属交待此事的利弊。家属也当机立断,选择完全相信医务人员。
外科主任邓庆强亲自为患儿进行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止血手术,经过努力,于29日凌晨0时25分手术结束。
医院多科室合作,医院合作,经过9个小时的奋战,患儿的出血处终于止住了。
朱友荣表示,在诊断不明的紧急情况下,患儿成功止血,得益于家属的信任与配合,也得益于全院多科室的协作与兄弟单位的积极支持,“整个过程也凸显了与家属沟通的重要性。家属的信任,是医生全身心投入救治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