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障碍,一直是肿瘤外科的手术禁区。因为肿瘤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患者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近日就有一位73岁的患者遭遇了这样的难题,血小板只有常人的1/2,胃癌手术却迫在眉睫,怎么办?这个问题医院(南京医院)普外科陈环球主任医师、岳超副主任医师面前。
图源视觉中国
血小板只有常人1/2,动刀可能引发大出血
1月初,73岁高龄的任女士连续一周出现咯血、呕血症状,怀疑是消化道出血,医院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相关检查显示凝血功能异常,医院均告知不能手术。慕医院普外科陈环球主任团队,岳超副主任医师告知家属,患者胃癌诊断明确,处于中期,具有手术指征,最佳治疗是尽早手术。
但是,任女士的凝血功能很差,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含量只有正常人的二分之一,这样的病人,胃癌根治这样的大手术是禁忌。术中很容易出现创面渗血、甚至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任女士目前处于手术的最佳时期,再拖延下去,病情会不断进展,可能失去手术机会,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家属也非常希望医生能够手术切除肿瘤。
图源视觉中国
停服中药,纠正凝血功能
陈环球主任带领医疗小组认真研究病情,邀请麻醉科、ICU、影像等多科室专家进行MDT会诊,商讨制定手术方案,对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制定了相应预案。同时邀请了院外血液科专家会诊,查找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原因。
任女士因有肝硬化,且长期服用中药导致了凝血功能异常。医疗团队对症下药,立即停用中药,并通过输注血小板、冷沉淀、护肝、纠正营养状况等治疗,纠正凝血功能,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她的凝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在麻醉科医护人员的配合下,陈环球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胃癌根治手术。2小时的手术,切除了胃窦部肿瘤、仅出血50ml。手术成功,医生团队松了一口气,任女士的自我感觉也非常好。
并非所有重度贫血患者都能手术
尽管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恢复却一波三折。医生们最担心的问题出现了,术后第三天,由于短期内大量输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又经历手术创伤刺激,任女士出现了高凝状态,如果形成血栓会危及生命。
相关专家会诊后建议给予抗凝治疗,对一个原先有低凝病史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可能会引发大出血,此时用药的剂量和方法特别重要,失之毫厘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经过反复斟酌,陈主任和岳主任制定了治疗方案,对任女士进行密切观察,根据他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经过7天的精心治疗,任女士逐步恢复了正常,营养状况也逐步改善,近日顺利出院。
任女士手术的成功为更多同类的病人带来了希望。陈主任说,并非所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都能手术,只有查清病因,通过治疗能够纠正凝血功能,且身体基本情况达到手术要求的患者才能进行手术。
通讯员岳超胥林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