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是难登大雅的话题,但却是每个人、每天都不能缺少的环节!
人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而食物又不会完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多余的食物残渣、水分等,自然就进入了排泄渠道,当其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后,神经就会接受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一切都水到渠成!但是,千万别着急按下冲水键,回头看一眼,你或许就能发现问题!
大小便虽然是人体排出的废物,却也被称为“健康的晴雨表”,除了能反映出泌尿系统、肠胃的健康情况外,肝脏健康与否,也可影响到大小便的状态。如果大小便有以下几个异常,当心就是肝脏受损发出的信号:
1、尿液颜色有异常
正常情况下,人每天摄入的水分约是-毫升左右,这些水分除了会满足身体需求外,多余的就会进入肾脏并生成尿液。健康人的小便颜色,应该是透明、微黄的状态,随着饮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小便颜色会出现短暂变化;
如果近段时间小便突然发生变化,颜色明显发黄,甚至是出现了浓茶色尿液,这就可能是肝病到来的信号。因为在肝脏受损之后,会降低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胆红素颜色本就是橙黄色状态,在其进入肾脏病随着尿液排出时,就可改变尿液的颜色。
2、小便有异常的臭味
在正常情况下,新鲜的尿液排出并没有浓烈味道,如果尿液呈现出腐烂水果和臭鸡蛋混合的气味,又或者是鱼腥带有甜味的异常味道,就可能是肝脏严重受损的信号;
当肝功能损伤严重时,蛋氨酸在经过消化和细菌作用后,除了会释放大量的氨成分,同时还会产生二甲基硫化物、甲基硫醇等物质,这二者不断在体内潴留,就会随着尿液散发出来。
3、腹泻症状别忽视
很多人在出现腹泻表现后,首先就会想到肠胃疾病。但是,如果在肠胃功能健康的情况下,近期却频频出现大便不成形、腹泻症状,特别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腹泻频繁,这就可能是肝脏受损导致的。因为肝脏分泌出的胆汁,就是消化脂肪类、脂溶性维生素等的成分;
当肝脏受损之后,就会降低胆汁的生成、排出能力,而且肝脏自身合成营养成分的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患者会出现腹泻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4、黑便别忽视
黑便是典型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也就是说大便呈现出异常的黑色、表面油光发亮,看起来就如同柏油一般。通常情况下,消化道出血往往和肠胃疾病有关,但是在排除肠胃疾病的可能性之后,就应高度怀疑严重的肝脏疾病!
比如重度肝硬化、肝癌等,发展到后期都可合并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当患者在进食过于坚硬、粗糙的食物后,就可诱发消化道出血。而且,晚期肝脏疾病患者其凝血功能往往已经被破坏,所以血液不容易止住,在严重情况下,甚至还会发展为消化道大出血。
如果近期大小便有以上四个表现,就说明你该进行体检了,即便是和肝脏疾病没有关联,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到来的信号,需提高警惕!另外,如果发现自己患有慢性肝病,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