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儿童消化道异物风险
近年来,儿童误吞异物的事件屡见不鲜,而由此引发的消化道问题更是让人揪心。小小的异物,可能对儿童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孩子们远离消化道异物的威胁。
一颗不起眼的电池,一粒看似无害的枣核,一个被忽视的发夹,甚至是一枚硬币,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若被宝宝误吞,其后果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消化道异物的定义及风险消化道异物,即进入消化道后无法被正常消化且未能及时排出的各类物体,是消化科领域中常见的紧急病症之一。小小的异物,可能对儿童造成严重健康风险,如电池、枣核等。
?儿童误吞异物的普遍性年,美国每名儿童中就有17.9名遭遇消化道异物问题。而从年至年的短短几年间,消化道异物的发现数量已激增至余例。由于儿童天性好奇且热爱探索,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异物误吞在儿童中屡见不鲜。异物种类包括硬币、电池等,5岁及以下的儿童占比高达75%。
?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表现消化道异物进入人体后,其临床表现因异物的性质、大小以及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消化道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异物误吞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分析和处理。
?处理消化道异物的原则消化道异物是否需要处理,是一个根据多个因素综合考量的问题。这些因素包括异物的类型、在消化道中的位置、其大小,以及异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持续时间。同时,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是否出现并发症,也是决定是否需要处理消化道异物的重要考量因素。通常,许多消化道异物能够自行排出,无需特别治疗。然而,若异物属于高风险类别,例如尖锐物体、腐蚀性物质、多个磁性物体或磁性物体与金属结合,以及造成消化道梗阻或食管内异物停滞超过2小时的情况,则应立即进行急诊处理。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为了预防儿童误吞异物,家长需妥善保管诸如小钉子、纽扣、糖丸、玻璃球及硬币等小物品,以防孩子无意中吞食。同时,需定期检查孩子日常玩耍的玩具,查看是否有小部件松动或脱落,如发现应及时收回或加固。家长应妥善保管小物品,避免孩子误吞;同时需定期检查玩具的安全性。若误吞异物,应迅速送医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