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本院(同济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手术量列全国第三位。医院手术量可能也很大,但并没有进入卫生部直报系统和临床试验的过程。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PCI手术,本院一年可做到例,径路选择仍以桡动脉为主。虽然本院一直在努力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即对裸支架的使用率不能低于20%,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以下对相关试验进行一些阐述和讨论。
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的特点
大家知道,现在是DES的时代。DES是介入医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PCI手术时的主要选择,它降低了血管再狭窄几率并减少了再缺血事件。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经济负担重;增加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少数患者在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后冠状动脉局部会出现动脉瘤;还有部分患者对支架和药物层之间的基质成分过敏。尤其是近期发生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患恶性肿瘤需手术或者高龄的患者,更加不适合使用DES支架。
BMS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低廉;由于使用时患者血管内皮能正常修复,所以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非常低,术后仅需短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再狭窄率较高,最初的普通不锈钢金属BMS再狭窄发生率可高达30%以上,而DES的再狭窄率仅为5%~7%,这使得DES的应用日益广泛。
超薄裸支架的临床试验——VIVE试验
新型超薄裸支架的益处在于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弹性和输送能力,推送更方便,材料耗费低,对血管壁的损伤小,以及对分叉病变的处理更有优势。很多临床试验提示了薄支架的益处,如Randomised5-SStudy,RandomisedISAR和STEREOⅠ试验。目前临床试验中应用较好的是Vision支架,其独特的优势在于超薄多房设计,再狭窄率比厚的金属裸支架降低了44%。
ISARSTEREOⅡ试验对薄支架与较厚支架进行了临床比较,是一个观察性、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的注册研究。该试验于亚太地区的14个中心共纳入例患者,每位患者的靶病变不超过3个,使用超薄裸支架MLVision和MLMiniVision支架,非靶病变可以使用其他药物支架或金属支架。随访期为6个月、1年和3年,在试验中如果发现患者发生了临床症状,则行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厚支架再狭窄率明显高于薄支架,薄支架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更高的支持率。
从年开始进行的MLVision&MLMiniVisionregistryinAsia(VIVE)临床试验是一个前瞻性和多中心的注册研究,旨在观察新型金属裸支架——Multi-Link(ML)Vision/MLMiniVision支架的有效性。这是中国第一个支架介入治疗方面的多中心研究,因此很具代表性。
入选标准:靶血管的原发病变或球囊成形术后的再狭窄病变;如果符合入选标准的靶病变超过1个,则它们必须分布在不同的三大主支内;最多只治疗三个靶病变;靶病变的长度≤25mm;2.25mm≤靶病变参考血管直径≤4.0mm;50%≤靶病变狭窄程度<%;每个病变植入一个支架即能被完整覆盖。
排除标准:支架内的再狭窄病变;患者对钴-铬合金过敏;顽固性病变(纤维化或钙化病变);难以作预扩张(使用20atm的压力,仍无法扩张);分叉病变。
基线水平:平均年龄61.7岁;男性占77.1%,女性占22.9%;糖尿病患者占27.9%,高血压患者占63.1%;吸烟患者占27.1%,非吸烟患者占72.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35.2%,以及其他的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单支病变患者等。病变特征为血管直径约3.0mm,长度约15mm的靶病变,共计个。其中主要为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
术中情况:接受治疗的总病变数是例,14%使用了MLMiniVision支架,86%使用MLVision支架,直接植入支架的占25%,手术成功率达99.3%。术中平均每个患者的靶病变数是1.05个,即平均每个患者使用的研究支架例数为1~2枚。
试验主要终点:随访6个月内的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即6个月内因发生临床症状而对靶病变进行血运重建治疗(PCI或CABG)的试验对象的比例。次要终点: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至6个月时的MACE发生率。
试验结果:6个月的随访率是%,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0.5%,出院后至6个月时的MACE发生率是6.4%,结果令人满意;6个月时的总MACE(死亡、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缺血复发、TLR)发生率为6.8%。非糖尿病患者的MACE发生率是5.8%,糖尿病患者的MACE发生率是9.0%。心绞痛合并危险因素的情况见表1。该试验结果显示,无事件生存率较好。MiniVision的亚组分析得出,<2.5mm的靶病变血管使用裸支架的6个月MACE发生率非常低,为3.1%。所以,对于<2.5mm的血管,超薄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试验的三年随访率为92%,靶病变血运重建率为2.1%,MACE发生率为4.3%。
另外,此试验在法国克林顿临床统计中心进行统计,国际上很多大型试验在此进行第三方统计,结果都真实可靠。
小结:该研究显示Multi-LinkVision/MiniVision裸支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时可获得良好的即刻及远期效果。而且这种支架应用超薄多房设计技术,使用钴-铬合金材料,具有更好的推送力、更少的金属负荷及更轻的血管损伤。其特别适用于靶病变参考血管直径为3.0~4.0mm的高龄患者或者不能耐受长期口服氯吡格雷的患者。目前在介入治疗前,我们首先会进行缺血风险评分,而实际上,出血评分更值得
血栓抽吸是采用PCI时很重要的策略,而迄今为止,其证据水平为ⅡA类适应证、B类证据。我们知道Ⅰ类适应证是绝对适应证,Ⅱ类是相对适应证,所以其推荐水平并不高。
TOTAL试验是一项国际、随机、对照、平行分组的研究,旨在比较PCI合用血栓抽吸术与单纯PCI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情况,拟入选来自于亚太、北美和欧洲的名受试者。其中我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代表参加了这项临床试验,并于同济医院收集病例。由于此临床试验是竞争性入组,所以时间比较短,最终的试验结果将在年TCT大会上公布。迄今为止,本中心已入选了很多患者,试验也即将完成。复合终点有:30天、天、天的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新发或恶化的NYHAⅣ级心力衰竭。试验的MACE发生率是1.5%,随访率为%。
TAPAS试验共入选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入血栓抽吸组和PCI组。对其中例患者随访1年后的结果显示,与常规PCI组相比,血栓抽吸组的患者MACE发生率降低36%、心源性死亡率降低46%、全因死亡率降低43%,患者的心肌灌注染色分级和ST段回落情况显著改善。这提示血栓抽吸可改善心肌灌注,降低一年死亡率或非致死性再梗死。此结论发表于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然而Dr.Zijlstra完成的TAPAS试验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只有4%的患者使用血栓抽吸,普及率并不高。从全球数据来看,对于常规和选择性使用率约为30%,亦不是很高,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大多不使用血栓抽吸。
血栓抽吸的使用情况有三种:第一,机械性血栓抽吸。AIMI试验(n=)表明,机械性血栓抽吸增加了患者的梗死面积和死亡率;JETSTENT(n=)表明,机械性血栓抽吸患者的梗死面积和死亡率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MUSTELA(n=)结果显示,对于高血栓负荷患者,机械性血栓抽吸没有改善梗死面积和死亡率。第二,使用血栓抽吸保护装置,目前的荟萃结果是中性的。第三,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抽吸,这方面的试验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实际上,目前国际上尚缺乏更多的血栓抽吸的试验证据,所以我们应提供更多的中国数据。
总结
鉴于目前不同的血栓抽吸设备临床效果不同,试验结果也不同,而病例样本量较小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大型的临床试验提供更好的临床证据,并得出一个定论。这也是TOTAL试验当初设计和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另外,即使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管重建,仍有10%~15%的患者存在慢血流和无血流。其原因可能是血栓直接脱落、远端栓塞,也有可能是细胞肿胀、钙质超负荷和内皮功能的改变。因此,有一项研究尝试对PCI单纯血栓抽吸和先球囊扩张再血栓抽吸进行比较。而理论上,应尽可能地多拿出、少放入,如果能进行血栓抽吸,则尽量先不进行球囊扩张。
最后,如果TOTAL试验和TAPAS试验结果一致,指南很可能会得到重新修改,可能会将血栓抽吸提升至ⅠA类推荐、B级证据,甚至是A级证据。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与您的朋友一同领略最新学术动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