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凉山攻坚派驻专家日记2吴亮在越西这样
TUhjnbcbe - 2021/5/26 5:54:00

凉山攻坚是年国家卫健委针对凉山艾滋病防治提出的医疗扶贫行动,为配合该项行动,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凉山重点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临床和管理能力对口支援项目,医院荣幸地承担医院对口支援,第一批专家吴亮等在年底开始工作,他们怎么样了?凉山到底是个啥情况?你心中的挂念、疑问,第一个派驻专家吴亮的日记会告诉你,今天刊出第2部分,大家一起看看吧。

翻山越岭来看我,感动

-1-4

今天最大的事儿就是来了好多领导来看我,有国家卫健委、市卫健委领导等,因为很少和领导打交道都不认识。当然我们李昂院长和医务处马剡芳主任我认识哟。发自内心的感动!北京-西昌-越西,凌晨三、四点出发是必然的,飞机抵达西昌,再到越西还有三、四个小时的山路,舟车(飞机-汽车)劳顿曾亲身体验,医院已是下午2:20,关键是晚上7:00领导们还要返回西昌,身体疲劳程度是翻倍的。在这儿看到院长和马主任格外亲切,原本精心准备的工作汇报并没有用上,领导更多问到的都是身体状况、生活保障等问题,我深知这是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当然,关心更多。一行人参观了越西县抗病*治疗中心,听取了简要介绍,短暂停留后便乘车返回西昌。还是想再说一遍,领导辛苦!感谢领导关心探望!

同行的还有国家卫健委、中国CDC、北京市卫健委、四川省、凉山州级越西县的领导,县医院李建洪院长、蹇丹副院长、唐文春副院长、严一凯副院长及感染科吴治阳主任、ART中心刘梅主任等陪同。

同日,医院医院我院自己编写的《图说艾滋病》和《艾滋病基本知识手侧》各册,也投放在抗病*治疗中心门诊及感染科住院病房,力争用最直观、浅显易懂的科普方式加强对患者人群的科普教育。下一步我们还将推进科普到乡镇、科普到村间,为提高HIV感染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依从性,提高治疗有效性贡献地坛力量。

无心赏景,毕竟不是来休假的

-1-5(周六)

今天(周六)享受了一把越西当地人很喜欢的活动“晒太阳、吹吹牛”,一大早被感染科吴治阳主任招呼,开车到水观音,国家4A级景区,依山傍水,山上的树密密麻麻,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关键还没什么人,这要是在北京估计又得挤得水泄不通了,从景区中穿过,来到一家农家乐,搬出一张方桌放在院子里,大家围坐下来,泡壶茶,开晒开吹,暖暖的阳光,确实“巴适得很”,眨眼两三个小时过去了,习惯了北京节奏,这实在是有点奢侈,还有工作日志、培训课件、文章修稿……一堆一堆的事儿,无奈提前告辞,遗憾地放弃了烤乳猪盛宴,毕竟到越西不是来旅游休假的。

临近傍晚,科里的大夫打包好烤乳猪给我送了过来,虽然我这里没有煤气灶、没有电磁炉、没有微波炉,没有任何可以加工食材的用具,但丝毫不妨碍我被他们所感动。

-1-6(周日)

越西大风已经刮了一天一夜,呼啸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虽门窗紧闭,窗帘却随风起舞。一整天就下楼取了趟快递。周末作业“结核影像学特点(PPT)”即将出炉,附赠肺结核诊断新国标变化解析!

这里的同事和病人

-1-7

在这里结识了四医院支援的邹老师,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两个多月,也是农历年前结束,我们算是援友了,越西的很多情况都是他给我介绍的,对我帮助很大。虽然还没能安排具体下乡的时间,但乡镇的情况、需要的技术支持经邹老师介绍,我已有大概了解,并且培训范围也大概选定。

今天在病房看了一个静脉吸*HIV感染者,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找不到静脉血管,当务之急完善常规生化检查,有可能完善腹腔穿刺腹水检查,动态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止血治疗,抗感染、利尿消水、监测尿量……。

医院医院HIV综合检测试剂盒共人份,一次指血筛查HIV、梅*、HCV及HBV,今天感染科内培训,从操作流程到结果判读再到注意事项,一步步教会大家,方便、快捷、高效得到大家的肯定。回到宿舍突然想到应该给静脉吸*的那个病人筛查一下,除外嗜肝病*所致肝硬化可能,明天实施。

-1-8

昨天病房收了一个肺结核大咯血的病人,一次咯血量达ml,夜班阿依大夫处理得很好,止血对症治疗,咯血基本停止。近期病房重病人多了起来,酒精性肝硬化合并丙肝肝硬化的患者,肝损害加重、*疸上升、腹水增多;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意识障碍无改善,家属拒绝一切抢救治疗;静脉吸*,不除外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仍无法找到静脉穿刺血管,无法获得相关检查结果……当然,以上都是HIV感染或AIDS患者。

这里的肺结核确实很多,今天去呼吸科会诊的一个右肺毁损、肝功异常患者,已是我这周看到的第三例肺结核、肺毁损,越西其实也需要结核专家的支持!

下乡,感受他们的不易

-1-9

上午,医院感染科同事一行五人到铁西乡,带着医院编写的《图说艾滋病》和《艾滋病基本知识手侧》科普书籍,实践科普到乡镇、科普到村间的宣传工作。乘坐护士长提前叫好的面包车出租,沿着盘山小路,来到铁西乡。铁西乡几乎全部村民都是彝族,属于中等感染流行乡镇。这里是国家重点扶贫乡镇,生活非常艰苦,村民的房屋都依山而建,离开了行车的水泥板路,通往各家各户的都是泥泞山间小道,最窄处只容得下一只脚,各户间的距离也都不近,而且不是上山就是下山,真正理解了艾防1+M+N中N(也就是村医、母婴员、艾防人员)负责到人到户的不易。

越往山顶的住户越穷,土坯建的房子,依墙堆放的柴火(干树枝),参差不齐的篱笆墙围成的坑坑洼洼的院子里几只散养的鸡,几条看院的狗,主人是一对老夫妇,带着两个两三岁的小娃娃,孩子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交由爷爷奶奶看护,他们能说很少的几句普通话,不识字。我打开科普手册,指着图画简单的向他们描述着彩页中的内容,还好有我们面包车出租司机伴行,及时充当了翻译,老夫妇听得很认真,其实发放给村民的科普手册只要其中一页的内容能对他们起到影响就是科普的成功!临走时,我们以一块钱一个鸡蛋的价钱带走了一兜鸡蛋,也算是变相的扶贫。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四五户人家,生活情况基本相似,但又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村里有些十六七岁的青少年辍学,并不是因学费负担压力所迫,而是厌学自动选择退学,一心想要到外面打工挣钱开眼界,站在太阳下,抽着烟,手机大声放着音乐,带着一帮更小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都会讲普通话,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吸*会要命,知道拒绝*品,我把艾滋病科普手册交到他们手里,告诉他们除了拒绝*品,还要有安全的性行为,要保护自己远离艾滋病。

回到越西县城已经是一点多。下午如约“肺结核影像学特点”培训讲课,逐一介绍肺结核影像学表现特点后,以一系列影像图片实战演练、加强知识点记忆,最后又对肺结核诊断分类新国标变化进行解读,大家全程注意力都很集中,不时的会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热烈讨论,本计划四十分钟的课件讲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后大家的讨论仍在继续,虽然课件已

1
查看完整版本: 凉山攻坚派驻专家日记2吴亮在越西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