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TUhjnbcbe - 2021/6/13 8:51:00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

(1)呕血:呕吐液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多夹有食物残渣,混有胃液;初起常有恶心,胃部不适或疼痛,脘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可见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甚或晕厥,以及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2)便血:血液随大便而下,或血与粪便夹杂,或下纯血;出血部位偏下消化道者,多见便下鲜血;出血部位偏上消化道者,血色污浊而暗,或色黑呈柏油状;可伴有畏寒、头晕、心慌、气短及腹痛等症;出血量过多,可有昏厥、肢冷汗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腹部按痛。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编,中华内科杂志,年)。

(1)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2)内镜检查:无内镜检查禁忌症,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ANVUGIB)诊断可确立。

(3)应避免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人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二)证候诊断

1.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伴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腻,脉滑数。

2.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证:吐血或黑便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伴食少,体倦,面色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3.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呕血或黑便不止,伴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昏迷,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舌淡白,苔白润。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胃热炽盛,络破血溢

治法:清热泻火止血

推荐方药:三*泻心汤加减。*连、*芩、生大*、白芨、侧柏叶、仙鹤草等。

中成药: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脾不统血,血溢脉外

治法:健脾益气止血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白术、当归、茯苓、*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人参等。

中成药: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气不摄血,气随血脱

治法:益气止血固脱

推荐方药:甘草人参汤加减。生甘草,人参等。

中成药: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针灸疗法

1.针刺主穴: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

配穴:

①胃热炽盛:肝俞、内庭、行间;配穴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

②脾不统血:关元、气海、隐白;配穴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

③气随血脱:关元、命门、百会;配穴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

(三)基础治疗

1.一般急救措施

建立有效地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2.积极补充血容量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暂时禁食,出血减少后可予流质无渣饮食,并观察出血情况。

2.情志调摄: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