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ACS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ACS的病理机制有了突破性认识,确定血栓是导致ACS的主要病理基础,从此也开启了长达30年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探索过程。年,恰逢PLATO研究公布10周年之际,在第30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期间,《医学界》对话数十位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请专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与心得体会,解析ACS抗血小板治疗的持续优化之路。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医院的沈成兴教授来与我们共同分享……
近年,随着GLOBALLEADERS等研究的公布,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时长、药物剂量等优化方案提出了更多问题。
何种联合方案最优?何种剂量最适合中国人群?沈教授认为,DAPT的策略目前处于不断优化探索中,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因素进行个体化对待。
例如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中国人群消化道出血风险相对较高,此时应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今年公布的里程碑式TWILIGHT研究提示,高危PCI患者经3个月DAPT(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后,替格瑞洛单药治疗较标准DAPT可在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不增加缺血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高危出血患者,如何优化术后抗血小板的策略并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全球都在做积极的探索。
DAPT的时长和剂量
让我们共同优化
对于高危缺血患者的DAPT问题,沈教授指出,其实国内同道一直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延长DAPT的方案,尤其是复杂高危的患者,但我们系统的总结归纳并不多,这点应向国外同道学习。
由国外学者牵头进行的PEGASUS-TIMI54研究就是典型案例,其结果提示,对于合并高危缺血风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既往1次以上心梗史、慢性非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年龄≥65岁、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60mgbid延长DAPT治疗是有明确获益的,从循证医学角度也证实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使用的治疗策略。
PCI已经是一种普及性技术,但不代表所有的病变均被均质化处理,支架的选择、贴壁的情况、术式的不同及药物治疗都可能对预后产生差异。
因此沈教授认为,需要应用优化DAPT策略,弥补PCI术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不同时长的阿司匹林联合ADP受体拮抗剂的DAPT方案均是需要考虑的方案。在选择药物剂量时,可以参考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饮酒、喜欢热、烫的食物、更可能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各种慢性胃炎等,在应用阿司匹林时的确需要谨慎考虑。
针对不同临床因素的患者,本研究告诉我们,可选择一定时间DAPT后继之以单药或低剂量的P2Y12受体抑制剂来进行延长的DAPT治疗。
当年觉得
这项研究很大胆啊……
当年觉得,这项研究很大胆啊……
回忆将替格瑞洛推上历史舞台、里程碑式的PLATO研究时,沈教授笑谈,“当时觉得研究者很大胆啊,因为那时候的DAPT”金标准“就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案,居然有人敢挑战当时的金标准?”
笑谈归笑谈,沈教授其实很认同此种与活性药物进行对比的大胆举措,这是因为作为介入医生,他面临的术后最重要问题就是缺血事件风险,一旦血栓形成,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后果更加严重。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DAPT方案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是金标准,但不表示其是完美无缺的。例如氯吡格雷存在个体差异性较大、起效时间较慢的问题。
个体差异性大会导致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均一,有的患者出血风险高,有的缺血风险高,且因为没有很好的检测标准,临床医生有时难以把握。
氯吡格雷作为前体药,存在起效时间慢的局限,不能完全满足ACS需要紧急抑制血小板的需求。
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氯吡格雷在临床的应用,也催生了新药的开发研究。
PLATO研究的公布让沈教授意识到,与当时的“金标准“相比,有了疗效更好、安全性不逊的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在弥补了氯吡格雷缺陷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临床需求。
在第一次应用替格瑞洛时,沈教授也有一段小插曲。
那是一位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患者,放了好几个支架,因为缺血风险高,就推荐患者自费买了当时刚上市的替格瑞洛。
做完手术当天晚上,家属诉患者呼吸困难,沈教授查房时觉得患者呼吸是有些偏快,但仔细询问患者本身没有胸闷加重等情况,查体没有听到湿性啰音,心电图也没有ST段动态变化。
是缺血事件导致的心衰吗?我当时很疑惑,只能叮嘱值班医生加强监测。第二天再查房时,发现患者的气促症状明显缓解了。
“现在想来,这应该是由于替格瑞洛在抑制ADP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时,还能抑制腺苷再摄取,引起血浆腺苷浓度升高而导致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呼吸困难症状。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无需担忧。”沈教授分析道。
那么,面临不良反应风险时应如何选择药物?
沈教授认为,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作为心内科医生,更重视的显然是缺血事件,因此他仍会为缺血风险高的患者处方替格瑞洛,毕竟在临床实践中,很少有患者表现出对替格瑞洛的不耐受。
相关指南也给出明确推荐,对ACS患者,P2Y12受体抑制剂的选择应优选起效更快、效果更均一的药物。
专家简介沈成兴教授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脏冠脉介入学组副组长,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主持国家自然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6部,副主编2部。
往期回顾:
PCI做或不做,患者都有可能死亡,那该怎么办……忐忑中首次应用,患者说“我从来没有这么舒服的感觉”同一部位多次心梗,当时真的束手无策了……
仅因一项研究,TA就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优先推荐……
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彻底改变了……
让患者停药,他是不肯的……
一旦发生血栓,将给患者带来致命风险……
这个横空出世的药物,改变了抗血小板治疗……
PLATO研究带给我们什么?
缩短双抗时长,可以这样做“减法”
我有幸见证了ACS抗血小板治疗的浪謿
心梗急救“一包药”真的挽救了患者
持续探索ACS患者DAPT优化之路ACS抗血小板治疗探索将去向何方?看过,请点这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