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名医论坛中医名家诊治红斑狼疮经验沈丕安
TUhjnbcbe - 2022/4/23 23:21:00
一、沈丕安周仲瑛诊治红斑狼疮经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较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本病以青年女性多见,约占90%,且常为育龄妇女。本病一般属中医学“阴阳*”、“蝴蝶斑”等范畴。

㈠沈丕安先生诊治经验

沈老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属真阴不足,阴虚血虚为本。故治疗应以养阴固本贯穿始终。养阴包括补阴、清热、生津、润燥等四个方面。在养阴同时,依据临床不同证情,配合清热、活血、祛风、益气、补肾、养血、利水、安神诸法,灵活运用。沈老把系统性红斑狼疮分为十个证型。

1.阴虚内热证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轻证,慢性活动期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未完全控制,属红斑狼疮的基本型。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方药用红斑汤:生地*、生石膏、玄参、*芩、生薏苡仁、知母、忍冬藤、羊蹄根、川牛膝、绿豆衣、生甘草、陈皮、大枣。

2.气营热盛证

本证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发作期,或撤减激素不当引起的反跳。治宜清气凉营。方药用三石退热汤: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生地*、玄参、金银花、*芩、知母、生薏苡仁、牡丹皮、赤芍、羚羊角粉或紫雪散。

3.瘀热痹阻证

本证多见于以关节炎、血细胞轻度减少为主的慢性活动期病人,或用激素后或雷公藤减量后轻度反跳。治宜祛瘀退热,宣痹止痛。方药用忍冬藤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忍冬藤、岗稔根、虎杖根、生薏苡仁、生石膏、*芩、川芎、羊蹄根、海风藤、川牛膝、生甘草、陈皮、大枣。

4.血热瘀滞证

本证以手足栓塞性微血管炎为主,或并发肢端溃疡。治宜养阴清热,活血祛瘀。方药用紫斑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玄参、生石膏、*芩、忍冬藤、*箭羽、槐花、生藕节、水牛角、川牛膝、生甘草。

5.热郁积饮证

本证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浆膜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少量积液时无症状,但在B超等检查中发现,部分病人同时伴有心肌损害。治宜养阴清热,利水蠲饮。方药用蠲饮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生石膏、知母、*芩、玉竹、葶苈子、白芥子、生薏苡仁、桑白皮、猪苓、茯苓、郁金、五加皮、枳壳、甘草、大枣。

6.瘀热血虚证

本证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血小板减少为主。治宜养阴清热,凉血生血。方药用紫斑汤:生地、生石膏、知母、*芩、羊蹄根、虎杖、生藕节、旱莲草、水牛角、炙龟甲、槐花、陈皮、生甘草。

7.气阴两虚证

本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红细胞、白细胞减少为主,即是抗红白细胞抗体引起的自身溶血,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治宜益气养阴,健脾生血。方药用生血汤:生地、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制何首乌、*芪、白术、猪苓、茯苓、知母、*芩、白及、佛手、陈皮、甘草、大枣。

8.瘀热损肾证

本证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狼疮性肾炎。治宜补肾养阴,活血利水。方药用清肾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炙龟甲、知母、生石膏、*芩、落得打、接骨木、六月雪、猪苓、茯苓、泽泻、杜仲、续断、黑大豆、赤小豆、甘草、大枣。

9.脾肾两虚证

本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慢性狼疮性肾炎、轻度氮质血症、肾性高血压。治宜健脾滋肾,利水蠲饮。方药用清肾汤合蠲饮汤加减:*芪、白术、生地、炙龟甲、杜仲、续断、菟丝子、葶苈子、猪苓、茯苓、桑白皮、泽泻、落得打、接骨木、川牛膝、甘草、陈皮、大枣、黑大豆、赤小豆。

10.瘀热入脑证

本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狼疮脑损害之轻证,在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病理表现,且变化缓慢,方适合中医治疗,如出现重症脑损害,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治宜养阴清热,平肝活血。方药用清脑汤合红斑汤加减:生地、*芪、枸杞子、天麻、蒺藜、川芎、蔓荆子、炙炮山甲、生石膏、*芩、全蝎、僵蚕、半夏、陈皮、甘草。

㈡周仲瑛先生诊治经验

1.风热痹阻,络热血瘀证

肌肤瘙痒,周身关节肿痛,两膝为甚,或痛处游走不定,可伴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低热绵绵,口干而渴,心烦易躁,红斑隐隐,尿赤便结。舌质暗,或有紫色,舌尖偏红,苔薄白,或薄*,脉来弦数,或弦滑。本证多见于红斑狼疮内脏、关节损害型。治宜祛风解*,凉血化瘀。药用秦艽丸加减:秦艽、功劳叶、漏芦、广地龙、乌梢蛇、凌霄花各10g,青风藤15g,白薇、大生地、*箭羽各12g,商陆根9g。

2.血分*热,气阴耗伤证

忽起壮热,流连难平,或寒热往来,或定时发热,并无恶寒,届时自平,反复数月,甚或数年不已,面部红,手臂胸腹红疹隐隐,肌肤灼热,关节酸痛,头痛目赤,口干咽痛,溲赤便干,神疲乏力,精神不振,食纳无味。苔薄少津,舌质红,或暗红,脉来弦滑数,重按无力。本证多见于狼疮急性期、发作期。治宜清透血热,益气养阴。药用清骨散加减:青蒿15~30g(后下),白薇、炙鳖甲(先煎)、大生地、太子参各15g,鲜萆薢30g,银柴胡、知母、丹皮、雷公藤各10g,炒常山6g,白芍12g。

3.肝肾阴虚,内*留恋证

低热绵绵,或低热时起时平,稍事劳动即热度渐升,精神不振,食纳无味,不耐疲劳,面颧升火,皮疹色暗,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疹色增红,关节酸楚,头昏耳鸣,腰膝酸痛,头发稀疏或枯焦,月经不调,或经闭不行,小溲短少,大便偏干。苔薄少,舌质红少津或有裂纹,脉细,或细数。本证多见于狼疮稳定型、缓解期。治宜培补肝肾,祛风解*。药用狼疮肝肾方:功劳叶10~15g,大生地12~15g,制*精、制首乌、枸杞子、秦艽、漏芦、乌梢蛇、炙僵蚕、白薇、凌霄花各10g,川石斛12g,紫草6g。

4.脾肾两虚,血瘀水停证

面色晄白无华,目胞及下肢浮肿,面颧红斑色暗,或见色素沉着,心悸气短,胸腹胀满,胁下结块,精神萎靡,周身乏力,足跟疼痛,形寒怕冷,肢清不温,小便不利,大便或见溏薄。苔薄或腻,舌质紫暗,色淡,舌体胖,或边有齿痕,脉细弱。本证多见于狼疮晚期,或合并狼疮性肾炎。治宜补肾健脾,活血行水。药用狼疮脾肾方:太子参、雷公藤各15g,生*芪20g,附子5g,大生地、天仙藤各12g,仙灵脾、制*精、木防己、泽兰、泽泻、露蜂房各10g,商陆9g。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风湿病中医经验集成》,张醒民、王志祯、刘旭东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4月。

二、陈湘君诊治红斑狼疮用药心得

准确掌握剂量的增损对于提髙临床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有“中医不传之秘是药量”的说法。先生在临证时非常注意药量的变化,且常常药用重剂,单刀直入,出奇制胜。

如青蒿功能清热解暑,退虚热而不伤阴,一般每剂用15~30g已属大剂。

陈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热不退,面见红斑,清热解*凉血诸品应用的同时,当重用青蒿以退其热,每剂药量可用到60g,临证观察亦见青蒿每剂30g而热不退者,增至60g往往数剂而热清,且面部或肢体红斑也随之减退。

如曾治一王姓“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患者,发热不退,面颊蝶形红斑,口干欲饮,目赤溲*,腰酸时作,舌质红,脉细数。先生据上述症状、体征,认为该患者体内热*深重,虽有腰酸等肝肾不足之象,但目前以热*亢盛为主,治疗应以清热解*为主,佐以滋补肝肾:青蒿30g,草河车30g,金银花30g,水牛角(先煎)30g,茅莓根15g,白芍30g,牛膝15g,枸杞子15g,红花9g,清甘草9g。7帖后口干目赤溲*好转,但体温不退,面部红斑依旧。此乃体内热*充斥,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遂将方中青蒿改为60g,再进14帖,即热清而红斑渐消,强的松从每日40mg逐渐降至日服10mg。

先生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是发病之本,故应重用白芍以柔肝养阴。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白芍能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并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临床上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脉管炎、雷诺征患者,每日剂量可达60g,疗效颇佳。

如治一位舒姓“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年女患者,伴见雷诺征,入冬后两手指色红发紫疼痛,如遇冷水则手指发白,疼痛加剧,两下肢冷痛、色暗。先生认为该病例为热*煎熬营血而致血瘀,遇寒则脉管收缩,血行不畅而血瘀更甚。当在清热解*、滋补肝肾方中重用白芍。处方:白芍60g,生*芪30g,当归12g,川芍30g,牛膝15g,制首乌15g,草河车30g,地龙15g,甘草9g。连服20余帖,患者两手及下肢冷痛、紫暗逐渐缓解。

*芪功能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一般剂量12~15g,先生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时,生*芪每剂多用30~60g,甚或更多。该药配合补脾固涩之品,不但能消除蛋白尿,改善患者全身症状,还有利于治疗过程中逐步撤减激素。

如治杨某,29岁,女性,“狼疮性肾炎”7年,蛋白尿>mg/L,下肢浮肿,面色少华,两颊见少量红斑,口干欲饮,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苔薄舌质红,脉细小数。曾用雷公藤制剂,昆明山海棠及激素治疗,就诊时服强的松30mg/d。先生认为患者属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而体内热*未除,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为主,佐以清热解*:生*芪60g,白术12g,猪苓20g,茯苓20g,芡实20g,生地20g,龟板(先煎)15g,金樱子30g,覆盆子30g,鸡血藤30g。此方加减连服2年余,患者尿蛋白量从mg/L降至60mg/L。下肢浮肿消退,面部红斑消失,乏力腰酸等症也明显好转。

先生认为增大药量以提高疗效的经验在历代中医文献中都有记载。

如张锡纯就主张用大剂量大*治疗其他药物乏效的疮疡疔*,每剂用量30g。而张氏在治疗阴虚劳热时,生山药每剂用到g。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病程长、病势重,如用药轻则不足以克病,欲起千钧之石,须有千钧之力。处方时加大方中主药的剂量,使之功专力宏,再辅以他药,则疗效应手自不待言。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陈湘君学术经验撷英》,陈湘君工作室编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年2月。

三、陈湘君诊治红斑狼疮常用药对

药对配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早在《内经》中就有制半夏配秫米治失眠的记载。仲景在《内经》、《神农本草经》基础上结合临床,精研药对配伍的效能,将其体现在《伤寒》、《金匮》方中,历经各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药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不断完善,成为中药配伍的基本组成方式。

陈湘君先生从医四十余年,在中西医治疗风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尤其善于把古代医家对药物的精辟见解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在斟酌古今、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总结出临床上非常有效的药对配伍,兹介绍如下。

1.鸡血藤配丹参,功擅行血补血舒筋活络

鸡血藤首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因其“细似芦苇,中空似竹,剖断流汁,色赤若血”故名,性苦涩香,微甘。古人谓其“活血,暖腰膝,已风瘫,壮筋骨,已酸痛”。先生认为此药既能行血补血,又能舒筋活络,对风湿痹痛兼血虚或瘀滞者均可选用。

丹参乃血分之要药,有凉血消痈的作用,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外之利关节而通脉络”(《本草正义》)。

先生经验将鸡血藤与丹参同用,养血活血凉血之效尤甚,而温通气血,通络蠲痹亦得到加强。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鸡血藤可抑制由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水煎剂对正常小鼠脾细胞1L-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但对IL-2产生降低的环磷酰胺模型有显著增强作用,对IL-2产生超常的硫唑嘌呤模型呈现显著抑制作用,证明其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丹参亦有抗溶血作用,除能改善体液免疫功能外,还具有调节蛋白代谢和免疫的功能。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先生创造性地将这一药对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中医认为,红斑狼疮是以肝肾亏虚、阴血耗损为本,风*痹阻、络热血瘀为标。

溶血性贫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的损害表现,乃因久病阴血暗耗所致。治疗当以滋阴养血为重要法则,因本病风*瘀热为重要病理因素,活血化瘀、祛风解*始终贯穿治疗过程中。

丹参与鸡血藤合用,配以生*芪、生地、沙参、白芍等滋阴养血,川芎、赤芍、白花蛇舌草、青蒿等活血解*药,每获良效。

徐XX,女,36岁。初诊(年5月2日):去年3月份不明原因发热伴咽痛一月余,医院予大扶康、凯复定等抗菌素治疗未效。查ANA1:(+),抗RNP(+),ESR58mm/h,遂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就诊时全身乏力,红斑隐隐,皮肤瘙痒,脱发,午后升火,腰膝酸软。近日查血常规:WBC3.3×/L,RBC4.0×/L,Hbll3g/L,PLT96×/L。舌干红,苔薄白,脉细。此肝肾阴虚,热*瘀热之象,治宜滋阴活血,清热解*。处方:生*芪30g,生地20g,山药30g,制首乌15g,枸杞子12g,旱莲草30g,鸡血藤30g,丹参15g,丹皮12g,知柏(各)12g,白花蛇舌草30g,苦参片15g,紫花地丁30g,青蒿30g,葎草30g。

二诊(年5月25日):在苏州服药后感觉乏力及面部红斑减退,原方继进。近日复查WBC4.6×/L,RBC4.37×/L,Hbg/L,有时感觉足底发热,口腔偶有溃疡,口干,舌红苔薄白,脉细。药已见效,在原方基础上加强养阴益肾。处方:生熟地(各)15g,山药15g,枸杞子12g,旱莲草30g,制首乌15g,北沙参30g,白芍15g,鸡血藤30g,丹参15g,竹叶15g,白花蛇舌草30g,紫花地丁30g,知柏(各)12g。

服药两周后ESR18mm/h,ANA1:32(+),dsDNA(-),诸症明显改善。随访半年,症情平稳。

2.青蒿配葎草,退虚热、泄伏火、消红斑

青蒿,味苦性寒,功擅泄热杀虫,退热除蒸,升发舒脾,清上虚热。古人认为青蒿治骨蒸劳热为最,多单用之。《本草经疏》对于青蒿的功用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疥瘙痂痒恶疮,皆由于血热所致,血热在骨节间者,是热伏于阴分也,肝胃无热则目明,苦能泄热,苦能杀虫,寒能退热,热去则血分平和,阴气日长,前证自除,故悉主之也。诸苦寒药多与胃气不宜,惟青蒿之气芬芳可人,香气先入脾,故独宜于血虚有热之人,以其不犯胃气故尔。”

先生认为青蒿性禀芬芳,阴中有阳,降中有升,既可退骨蒸之虚热,又可疗肌肤之火热,并且该药具有解热、退热迅速持久的特点。

葎草最早见于《唐本草》,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利尿,消瘀解*之功效。古人用治伤寒汗后虚热及外疡阳*之外敷药。先生将葎草用治红斑狼疮,兼顾其低热缠绵和面部红斑,可谓一举两得。

现代药理学研究还表明,青蒿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抗疟作用之外,还有促进TS细胞增殖,抑制TH细胞产生,阻止白介素及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促进机体细胞的免疫作用。葎草还具有降低血沉的作用。

所以,青蒿与葎草配伍,两者均擅退虚热,消红斑,前者还能升发舒脾,后者则具有退邪止痛之功。两者同用,更可增强疗效,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陈xx,女,22岁。初诊(年5月28日):双手雷诺症1年。每隔两月发热38~39℃,一般持续1周左右。今年2医院查ANA:1:均质型(+),抗RNP(+),dsDNA8.8IU/L,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现服强的松30mg,每日1次,近日面颊部红斑增多,有痒感,低热,晨起恶心,夜寐欠安,舌红,苔薄*,脉细数。此系湿热内蕴,热*炽盛之象,治拟清热解*,祛湿退热。处方:*连6g,*芩12g,陈皮9g,半夏9g,川朴10g,土茯苓30g,龙胆草6g,丹皮15g,山栀9g,苦参片15g,赤白芍(各)15g,青蒿50g,葎草30g。另予芙蓉叶g,玉竹g加水约0ml煎汁后蒸脸20~30分钟,每日1~2次。

二诊(年6月11日):服药后红斑色暗,不痒。低热时有,经前有时觉胸闷,无恶心,夜寐安。舌红,苔薄*,脉细。原方减*连、陈皮、半夏、山栀,加旱莲草30g,丹参15g。该方加减,服用半年,患者强的松减至10mg/d,症情稳定。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陈湘君学术经验撷英》,陈湘君工作室整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月。

四、吴圣农、汪履秋、禤国维诊治红斑狼疮经验

1.吴圣农先生诊治经验

一、热*炽盛型(即急性型或暴发型)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烧或高热持续不退,面、胸、腹等处红斑累累,关节肌肉酸痛剧烈,有如《金匮》“身痛如被杖,面赤斑斑如锦纹”的现象;目赤,溲红,大便干结,口苦神烦,气急喘息,头晕脑胀,甚则昏迷谵妄,四肢不时抽搐,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红绛,或紫暗,或光泽少津,苔*腻,脉细弦数。此乃邪*入营,迫血妄行,元神被扰,气窜无权。急宜养阴清热解*,昏迷者配针刺。方药用玄参、赤芍各15g,紫草20g,丹皮、山栀各10g,蚤休、生地、水牛角、鲜芦根各30g,鲜菖蒲12g,青黛0.3g,合成牛*1.5g(分吞)。若神志昏迷者,加神犀丹或紫雪丹,大便闭者,加鲜首乌或鲜川*。

二、痹痛型(即亚急性以关节酸痛为主)

主要表现为发热时起时伏,热势昼升夜降,有时怕冷,自汗,四肢关节酸楚,定痛不移,有时红肿,局部有热感,屈伸不利,常伴有头痛,腰酸背痛,神疲乏力,心烦不宁,指甲鲜红光亮,脉象滑数,舌紫淡,或红绛。此乃肝肾不足,邪热内生,血瘀络阻,形似热痹而实非热痹。治宜养阴清热,凉营通络。方药用生地、鸡血藤、蚤休各30g,玄参、当归各12g,赤芍、紫草根各15g,知母、*柏各10g,牛膝、地龙、防风、防己各9g,合成牛*1.5g(分吞)。

三、肝肾不足型(即慢性缓解期)

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或不耐烦劳,稍微活动即疲乏不堪,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或低热,或关节酸痛,苔薄,舌质红,或嫩红,质胖。此乃邪势虽敛而肝肾阴亏不复。以滋养肝肾为主,清热解*为辅。方药用生地、熟地、白芍、*芪各15g,当归、牛膝各10g,枸杞、首乌、茯苓各12g,丹皮、山栀各9g,青黛0.3g,雄*0.5g。

以上三型并非一成不变,根据病情、病程的不同,可以互相转化,因此治疗方案亦须随之而改变。

因患病的热*为内生之*,所以非银翘之类能解,故吴老选用雄*、青黛、合成牛*、草河车等药来解*活血。

雄*性温有*,过去常用其解*杀虫之功而治疗疥癣疽痈等外科疾患,但《本草纲目》以为,雄*能“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厥、痰涎、头痛、眩晕、暑证、泻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且配伍滋阴清热的药物能监制温热之性而发挥其解*之功;青黛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活血消瘀之功,对于因肝火郁*的病证适宜;牛*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之功;山栀能泻火,有清热利胆、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的作用;蚤休常用于各种热*症,有清肝经郁热、活血解*的作用。

2.汪履秋先生诊治经验

一、祛风清营解*,急则治标

汪老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外感风湿热*所致,风热*邪内燔营血,则见面部红斑;风湿热邪痹阻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肌肉疼痛。因而治疗每以祛风清营解*为主,前者重在祛风清热、凉营解*,方用消风散加减,药如当归、生地、蝉衣、荆芥、防风、牛蒡子、丹皮、赤芍、紫草等;后者则以祛风宣湿、清热和络为主,选白虎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常用药有石膏、知母、桂枝、防己、忍冬藤、秦艽、虎杖、薏苡仁、桑枝等。

部分急性暴发型红斑狼疮患者,除了面部红斑外,往往还伴有高热、烦躁、舌苔*燥、舌质红绛等气营两燔的表现,甚则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症,又当投予清瘟败*饮以清营解*,常用金银花、连翘、石膏、知母、*连、生地、丹皮、赤芍、水牛角、玄参、竹叶等,特别是高热持续不退者,运用此法多能收效。

热陷心包、神昏谵语者,还可合入神犀丹、安宫牛*丸;热盛动风、四肢抽搐者,加入紫雪丹之类。

二、养肝肾补气血,缓顾其本

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除了风湿热*等标实的一面外,还有肝肾亏虚等本虚的一面,标实与本虚往往互相错杂。因为风湿热*极易耗伤人体的阴血,导致肝肾亏虚,而肝肾亏虚又容易导致风湿热*等标邪的侵入或稽留不去,再则本病患者由于长期使用皮质激素、雷公藤等药物,也易形成阴虚火旺的病理改变。

证之临床,发现本病在病变过程中每见头晕目眩,毛发脱落,面部黯黑,身体低热,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等肝肾阴血受损的征象,特别是在病变稳定或缓解期尤为突出,此时治疗则应以养肝益肾为主,方用左归饮加减,常用何首乌、枸杞子、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草、玄参、山药、山*肉等。

汪老认为,养肝益肾非朝夕可图,须久久服用,方可收功。通过养肝益肾,可以防止营热的再起或邪*的侵入,若低热不净则每喜用青蒿鳖甲汤加减以养阴清热。

另外,部分患者还可兼有面色晄白,神疲气短等气血亏虚之象,又当投以*芪建中汤、当归补血汤等补益气血。通过扶正顾本,可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病证变化多端,随机化裁

红斑狼疮,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往往是多脏器的损害,尤以肾、肝、肺、心等脏器的损害为多见。汪老在治疗时总是根据各受损脏器的病变特点分别采用相应的治法。

狼疮性肾炎,主要表现是面目、四肢浮肿,且浮肿程度往往较甚,尿中蛋白持续不消。治疗多以健脾益肾为主,稍佐化气行水、活血化瘀之品。常用*参、*芪、白术、山药、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茯苓、泽泻、车前子、桃仁、红花、泽兰叶等。同时注意用药不可过分温燥,也不可妄予分利,以免耗伤阴血。若浮肿不消而纳差、便清等脾虚症状较为突出时,则重用*芪、白术、山药,加薏苡仁、防己、玉米须、川椒目、冬瓜仁等。对于尿蛋白量多而持久难消者,常用芦根、白茅根、芡实、金樱子、仙灵脾、仙茅等以补肾固涩。若水邪凌心犯肺致咳喘不能平卧者,麻*、杏仁、葶苈子、桑白皮等宣肺行水之品也每常选用。后期肾衰竭引起尿闭不通,则加用肉桂、知母、*柏等以滋肾通关。

狼疮性肝炎,初期主要表现为胁胀纳差等肝脾不和的征象,由于肝肾阴伤是致病之本,故治疗应以养肝运脾为主,稍佐理气疏肝之品。气郁较甚,胁痛明显时酌加川楝子、郁金、延胡索;腹胀较著,从实用川厚朴、鸡内金理气消胀,从虚用*参、山药健脾助运;肝功能明显损害时,加用黑料豆、枸杞子、楮实子、泽兰叶等;若腹水形成,则改投春泽汤加味以健脾利水,熟地、石斛等滋腻之品则不相宜。

狼疮性肺炎多见咳嗽、气喘、胸闷等,波及胸膜还可形成狼疮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以致咳嗽加重。前者治疗重在清热宣肺,常用麻杏石甘汤或泻白散加减,后者则以下气行水为主,常用葶苈子、白芥子、苏子、茯苓、桑白皮、冬瓜子、半夏、薏苡仁、杏仁等,胸胁疼痛较著者,还当合香附旋覆花汤以理气和络。

少部分患者还可见狼疮性心肌炎,表现为心悸、少寐、胸闷、气短、脉至数不匀,治疗每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为主,常用炙甘草、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紫丹参、生地、茯神、柏子仁、玉竹、酸枣仁等。

总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变化莫测,证候错综复杂,临证时要仔细辨别,抓住主要矛盾,灵活多变地随机施治。

3.禤国维先生诊治经验

一、病因病机观

禤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及肾阴亏虚有明显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一身阴阳之根,肾虚不足,百病由生。素体禀赋不足,肾阴亏耗,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是本病的发病基础。真阴本亏,肝肾阴虚,则虚热内生,日久则相火妄动,津液暗耗,肌肤失养,内脏受损,阴损及阳,而致脾肾两虚。日光曝晒外受热*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感染、外伤、寒冷、精神创伤、药物等是诱发或加重本病的因素。

二、分型观

禤教授指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中医辨证分三型:热*炽盛证、阴虚内热证及脾肾阳虚证。

急性期以热*炽盛证多见,缓解期以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多见。病位在经络血脉,病久可累及全身多脏器多系统。急性期病情突出表现为*热的标象,但从根本上看还是虚中夹实,标实本虚,而慢性病人更是久病为虚,虚中有虚。

本病的病机关键是肾阴不足,本虚标实,而疾病整个过程中出现的其他证型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

三、施治观

在临证治疗时,禤教授特别强调补肾法,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肾阴不足,本虚标实,而疾病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热*炽盛、脾肾阳虚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因而在治疗过程中补肾法要贯彻始终。在此基础上,禤教授在自己40余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方:山茱萸、生地*、熟地*、丹皮、怀山药、茯苓、泽泻、鱼腥草、益母草、牛蒡子、墨旱莲等药。

在辨证施治中热*炽盛型禤教授善用水牛角、赤芍、青蒿等药以清热解*、凉血消斑;阴虚内热型善用生地、山萸肉、丹皮以滋阴养肾、清热活血;脾肾阳虚型善用熟附子、白术以补益脾肾、温阳化湿。

由于本病患者证候错综复杂,临证需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本病的活动期,宜以西药激素为主,中药为辅治疗,先控制病情,再辅以中医辨证施治,可使临床病情得到迅速控制。

待病情进入缓解期,要以中药辨证施治为主,合理地递减激素剂量,以避免由于激素的长期使用所引起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禤教授采用的中药配合小剂量激素疗法,大大提高了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风湿病中医经验集成》,张醒民、王志祯、刘旭东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4月。

五、赵锡武诊治红斑狼疮经验(出处待考)

红斑性狼疮为现代医学病名,古代医籍中无所查考。书中虽曾有“疠风”,“肉极”之名,但名存实亡,不能武断为今之狼疮。此种犹如正化为邪之痛,可能包括一些结缔组织病。基于这种认识,按中医治病规律,治疗重点应一方面调节营卫,并排除机体正邪相讲所生之*,一方面针对受损害的主要脏腑及出现的主证,辨病辨证相结合施治。

1.治疗法则

本病主证是皮肤红斑,发热,关节酸痛,皮肤粘膜及胸膜损害,咳喘、浮肿、胸闷,心悸、腹痛、便血,有的出现意识障碍,有的仅有部分证状。此为病变损及全身,与各脏腑受损程度不一之故。严重者主要脏腑结缔组织及血管,造血器官同时受累。根据病发于营卫,邪*寄居于营卫,营卫载邪的认识,主张虽然病侵周身,范围广泛,发无定处,但应从营卫着手,调理营卫。由于病因为正邪相讲,正化为邪,邪发为*,故排除邪*为治疗的主要途径,以表解为主。由于血脉相传,邪犯周身,故在气血兼治之时,不离血分阴药。本病往往先有风湿病体征和状,应早日确诊施治。

2.分型施治

按病变显著的脏腑部位来分型施治。

①局限性皮肤红斑型

皮肤见红斑,以颜面多见。可见面及鼻梁间红斑连成蝶开,有瘙痒和烧灼感。也有病发于手掌者,红斑似盘状。法宜清热解*透表为主。方用越婢汤、麻杏薏甘汤、防已地*汤、葛根汤化裁加银花、公英、连翘、大叶青等清热解*之品。

病例。任某,男性,患皮肤红斑,按上述法则方剂治疗,七剂显效,红斑消退。后停药日久,红斑复发,再经治疗,红斑又退。

②肾型

尿中有蛋白及细胞,晚期肾功能有变化,可出现尿*症等重症肾炎的体征及症状。本型可分阳虚及阴虚两类,前者多见。

(1)阳虚湿盛类。此病虽损伤肾脏为主,但有时也累及脾胃。不过脾肾两脏的主证往往交替出现。若脾阳衰退则见便溏,脘闷纳呆,苔白腻。此时重点在治脾胃:先温补脾阳,忌用地*剂,发防伤脾损阳。当用香砂六君、胃苓汤等。俟脾阳恢复,主证消失,仍宜治肾为主。肾阳仍衰用金匮肾气丸加冬虫草、淫羊霍、巴戟天、鹿茸粉。尿少体肿用麻*附子细辛汤合春泽汤加沉香、肉桂、干姜,以强心利尿、温阳化水。血虚合用当归补血汤。尿蛋白多者食*芪粥。血中蛋白低、水肿用鲤鱼汤。易患感冒可并用玉屏风散。胃气强发汗利尿效显,胃气弱则不易取效。本型将愈时宜给薯蓣丸,脾肾双补。

病例赵某,男50岁。年因肾炎尿*症住某院,确诊为狼斑疮病。根据肾脏损伤是重点,先以桂附八味并当归补血汤、春泽汤治某主证,间断以主方调其营卫,使危象缓解,主证减轻。连服数百剂体力渐复,渐能正常生活。十数年不间断地连服中药汤剂至今。能自由活动,仅尿中有时微量蛋白。

(2)阴虚热盛类。

头面赤热,形如醉状,全身乏力,脉数有力,尿中大量红细胞。应在投用越婢、葛根、麻杏薏甘、防已地*汤等治狼疮主方的同时加清热养阴的知柏地*汤、白茅根、龟板等治之。

病例。李某某。男。长期蛋白尿确诊为红斑狼疮。脉数有力,舌红,口渴、心烦。依主方加知柏地*汤、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半年治愈。

③心脏型

此型早期常以风湿性关节炎出现,随后心脏病诸症渐渐出现,有的类似冠心病,有的出现心肌损伤。应据当时主证立法治疗。肢体关节症状为主者,先治关节肿痛。有胸痹心脏证象者,则用栝蒌茬白汤合防己地*汤加清热解*剂。有的可用麻杏薏甘汤。高血压显著佐草决明,生赭石、钩藤、牛膝、生龙牡、野菊花等。

病例于某,女性,48岁,年初为夜间发烧,继见肌肉酸痛、萎缩,不能走路,低烧持续。医院经用激素、抗菌素烧仍不退,转某院,查见狼疮细胞,中西医结合治疗四个月,体温降至37.5~38~C,血沉降到50mm/时,腿仍痛萎不能行步。年始由余诊治。当时证见胸痹心痛,两腿酸楚无力,行必扶杖,口干,便难,脉无力,腿肌痿。给栝蒌莲白汤,当归补血汤,桂枝甘草汤,增淫羊藿、茯苓,枸杞、*参配加味金刚丸。卅剂后增防己地*汤。一月后又增厚姜半甘参化裁。三月后针对两腿酸痛增乌蛇肉30克,秦艽12克,连服两月后仍守原方加减。一年后腿关节痛著减,可离手杖走路。年关节症消,年脚痹基本消除,年8月起间断服栝蒌莲白与葛根汤化裁至今。

④肠胃型

病邪侵犯消化系统,证见吐泻交作,腰痛,呕血,便血,胃纳不振,体力衰惫,女性多于经期发作或加重。宜先以甘草泻心汤调理肠胃,继以*土汤,赤小豆当归散以止出血。当消化道症状缓解、出血停止时,往往出现面部红斑。尿中见蛋白,咽痛,口内溃疡。此时投主方(越婢,葛根、麻杏薏甘、防己地*汤化裁),加山豆根、白茅根、蒲公英等,观其病机进展间断交替用泻心汤、*土汤等。

病例周某女性,成人。出现肠胃型狼疮症状和体征,查到狼疮细胞,即以上法取效。经期不再发作肠胃出血、消化功能恢复,体力正常。仅残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改由他院治疗。

⑤脑型

病邪内侵,上犯及脑。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态、幻视,幻听,意识障碍,高热,独语不休、妄行如痴如狂,脑脊液异常。投主方并安宫牛*丸,局方至宝丹以开心窍,强心解*,芳化血浊。佐虫药以调节神经。观其病程进展应变施治。

病例,刘某男性60岁,红斑狼疮数年,近数月病势告危,进而增显意识障碍、高热、幻觉、妄行独语、随地便溺,脑脊液异常。用药将主方中之葛根汤改为葛根芩连汤,并局方至宝丹两粒,加全蝎,蜈蚣等虫药四剂见好,热退神清。改为安宫牛*丸,局方至宝丹日各服一粒配原方十数剂后精神进步,语言清楚,项部变软。能不能闷,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此时主要矛盾已从脑转为心脏。遂投以心脏型主方,给小陷胸汤、栝蒌莲白半夏汤,加止痉散)一度见好,月余后病况又恶化,谵妄,体温异常,复又投中药治脑型主药,配合西药治疗,经救治不效死亡。通过此例,可以看出,脑型者虽临危期、中药也能起一定作用若能较早投药,则取效将能较好。尸检发现两肾均萎缩。

⑥肝型

病邪侵犯肝脏,出现狼疮性肝脏损害。肝大,右胁下痛、纳呆、干呕,腹胀、肝功异常。立法处方宜在主方中增四逆散、小柴胡汤,柴平汤等。此类经验不多。

⑦肺型

只侵犯肺脏者少。证见咳喘气促、发热、盗汗、气短、乏力,纳呆、痰中带血、夜卧不宁,如肺结核症状。可用麻杏石甘、百合地*、百合知母、麦门冬汤加解*之品等配合主方。

⑧关节型

早期仅侵及关节来诊者不少,有的长期患者只表现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证象。此类可在主方基础上配宣痹汤加减(海桐皮、片姜*、桑寄生、桂枝、白芍,生地,薏仁、防己、杏仁、蚕砂,知母,甘草、麻*等)。

以上八型不能截然分开往往有时相并出现,而以某型为主。应弊病辨证相结合,即以主方针对本病,更依主证辨施治。

3.讨语

(一)古时虽无红斑狼疮之病,但有类似记载,今应究其理法,古为今用.查《金匮要略》有“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此病虽与狼疮不同,取用乌头散寒,但也重在调营卫,很似今之类风温性关节炎。而《金匮要略》另一段“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太泄,厉风气下焦脚弱’很象今之狼疮病。《金匮要略》第五篇中“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更似脑型狼疮,所用防己地*汤将调营卫之祛风药融合血分药,寓意病位在血分。这些经验,仍有参考价值。

鉴于中医书籍,结合今日实践,看来营卫在病因病机方面均甚重要.邪痹于营卫,使营卫之气流传异常,阳不足则伤卫,致水入于胃不指输脾肺,下达膀胱,而溢于肌肤,使部分组织细胞出现病理变化.若阴不足则伤营,致邪客机体,日久化热。营气被热煎灼。血肉腐坏,延及内脏。故调营卫为治狼疮之关键。因营卫之本在脾胃,胃气强方能输布五谷精悍之气,以充营卫二气。

(二)血脉不仅在狼疮之冶疗上甚关重要,在生理上历代医者也很重视;指出五气五味通过九脏以营内营外卫,以维人生:而神脏五,形脏四之九脏须赖血脉贯通九脏内外之间。故在认识狼疮病理病机和治疗上血脉始络不得忽视.临床上看到,此病多发女性,凡临经期必加重,此一现象支持病位在于血分之说。

(三)参考古书,通过实践,余认为狼疮病邪,*发于营卫,侵犯营卫,经血流窜全身.故立冶法为①通调营卫,②清热解*,③凉血通痹,④驱动排*。择取越婢,葛根,麻杏薏甘、防己地*等加味定为主方。越婢汤通过麻*、甘草之甘热以调脾阳去其阴邪,生石膏,甘草之甘寒,调胃阴以去阳邪,合而用于调节风热之阳、水客之阴,以和脾土,使其运化水谷精悍之气充实营卫,以通其里.麻杏薏甘汤取其麻*人肺、杏仁人心,使血行旺盛,驱除病邪,配能疏通停滞之薏仁,以逐肌肉关节之邪,甘草缓解疼痛,建中解*消肿。葛根汤能扩张血管,旺盛血循,发汗透邪之力较桂枝汤强,能排*。常用于治项背强急,肩及周身关节酸痛,上焦口鼻炎症,调理肠胃。防己地*汤由:由于桂、草,二防归阳分,能散血中之风,生地甘寒归阴,以除血中之热。风行必燥,故疏和时必佐用凉血之药。尤其脑型,邪人心包,营血热平共处五项原则更为相宜。清?王旭高医治风湿之病过服温燥药而化热,腿足或遍体肌肤忽发红晕疼痛如游火者(甚似今之风湿病),用防己地*汤甚效。以上四方化裁,增清热解之品如蒲公英,银花、山豆根等定为主方,以治其本。

(四)冶狼疮病西药常用免疫抑制剂,余体会有时可能损伤气血,对病机不利。肾上腺皮质激素部分病例有效,但从药效看,也可能是拨灯助燃之阳性药。不少病人一旦停药,立显衰象。

备注:本文源于网络,具体出处待考,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论坛中医名家诊治红斑狼疮经验沈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