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症医学科与心血管内科等各临床医技科室协同作战、通力合作,上演“生死时速”,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续写了生命奇迹。
胸痛+憋气+黑便急-急-急-河北霸州的金先生(化名)突发胸痛憋气,伴有黑便,医院就诊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由于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抗凝,而消化道出血需要止血,治疗上存在矛盾,医生告知家属希望渺茫,建议医院“搏一搏”。
从霸州到天津的途中
患者频发的胸闷憋气令家属恐惧不已......
当晚21:00,金先生到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科住院汤晓红迅速会诊,尽管此时患者核酸结果尚未出来,科主任谢克亮当机立断:“金先生病情极其危重,必须争分夺秒,立即入咱们ICU隔离单间抢救!”。此时的金先生已经出现休克、血氧饱和度难以维持,“快准备插管,上呼吸机......”医护团队立刻开展救治。
凌晨02:00,金先生接受呼吸机治疗后缺氧状态虽有所改善,血压、心率却需要超大剂量的升压强心药物维持,随即出现了昏迷、无尿、肝肾功能恶化,主治医师张营、科住院汤晓红给金先生进行深静脉穿刺及血液净化治疗。当晚值班副主任医师高莹给金先生进行了心功能监测和床旁超声心动检查,发现他的心脏跳动很弱,心功能极差,射血分数小于20%。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替金先生捏了把冷汗,如果不及时开通血管,情况会进一步恶化,但这么差的心功能,合并消化道出血、多脏器衰竭,介入手术风险极高。
▲患者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生死之间命悬一线与生命赛跑、与死神较量!尽管已是周末凌晨,但对重症医学科团队来说,忙碌是常态,抢救危重病患是第一要务。谢克亮主任紧急组织全院MDT多学科专家会诊程序,邀请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等临床科室专家共同抢救。谢克亮主任对心血管内科徐绍鹏主任说:“患者还年轻,我们得拼一拼!”。
由于病人不能脱离呼吸机,且转诊至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室距离远、风险高,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清与麻醉科主任于泳浩共同商议后,决定在距离重症医学科较近的手术间,由徐绍鹏主任团队尝试行冠脉造影术。
第二天下午14:00,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徐绍鹏主任紧急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行冠脉造影术(CAG)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回旋支几乎闭塞,对角支几乎闭塞,前降支慢性闭塞,右冠慢性闭塞,左主干夹层,高度狭窄。徐绍鹏主任术中在间断推注升压药的情况下维持血压,一次性修复了几乎闭塞的回旋支和对角支及左主干,开通了慢性闭塞的前降支,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打通了患者的生命通道。
▲心血管内科徐绍鹏主任团队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冠脉造影+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冠脉造影术中图像术后患者在重症医学科谢克亮主任、彭民主任、张祯副主任医师及护理团队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重获新生术后金先生的心功能逐渐恢复,肝肾功能也慢慢好转。
“患者苏醒了”
“患者肾功能好转了”
“患者脱离IABP泵了”
“患者脱离呼吸机了”
“患者能吃饭了”
。。。。。。
一个个好消息让家属原本愁云遍布的脸上重新充满了阳光。经过长达34天的精心治疗与照料后,金先生成功脱离生命支持设备,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也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心源性休克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心血管内科紧急冠脉支架置入术(PCI)手术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抢救手段,然而如果危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患者极易能出现循环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和麻醉科专家组成的重症心脏团队,已成功挽救了数百例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对冠脉钙化狭窄的病人进行术前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冠脉旋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等手术,实现患者冠状动脉的血运重建,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对于术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进行心排量监测(如PICCO、Vigileo)动态监测心功能,必要的时候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ECMO辅助循环支持,帮助患者安全的渡过围术期恢复阶段,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重症医学科(ICU)介绍医院重症医学科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拥有4个病区、2个层流病房,总床位42张。每年收治各种危重患者余例,科室对于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脏器衰竭(如ARF、ARDS、DIC)、脓*症、急性中*、多发创伤、血液重症,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监护(如重症产科、心血管外科、多发伤复合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危重症救治及术后生命支持。
目前,重症医学科医生27人,护士99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护师8人。其中博士4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2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重症医学科注重对中青年医师进行核心技术的培养和锻炼,打造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一专多能、综合实力强的高素质ICU医师队伍。同时,积极鼓励临床技术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以促进重症医学科的持续发展。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