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TUhjnbcbe - 2022/7/10 17:47:00

2月9日,河北邯郸李新亮医生作为民间中医志愿者,与妻子郭新爱医生,携带自备的抗疫物资,自驾车赶赴武汉抗疫一线,医院六病区。这个区域是中医病区,未用西医治疗。在一线临床,李新亮医生使用经方治疗确诊病友,通过观察病友的临床反馈,切实看到了经方的神奇疗效。武汉抗疫战火硝烟已经散去,民医抗疫战士也已脱去了白衣铠甲,回归怡然乡情……

下为李新亮医生的一些抗疫片段和花絮,文末附其使用经方治疗新冠肺炎的一份详细临床医案和辨证分析,供大家参考。

转阴,转阴,疫区最振奋人心的声音

邯郸中医夫妻携手武汉抗疫,为患者托起爱和希望

回归怡然乡情

附: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以合病理念辨证新冠肺炎一例

比较复杂的疾病,可能不是一个单方能够很好解决,需要有“合病”的思想,以复方治疗。复方如何组织,涉及精准辨证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下面,我们先看一个病例。

赵某,男,78岁,年1月26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经武汉医院CT检查,医院新冠病*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因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建议转中医治疗,于年2月9日,收治我病区。

2月13日查房,患者体温36.8℃,咳嗽不重,胸闷气短,头痛,以前额为主,汗出多,可见湿透内衣,口中乏味,食欲差,查:腹部软,由中脘到脐周按压痛,大便每日一次,量少,偏稀,已无明显黑便,睡眠差,脉弦,较有力,舌质淡红,苔厚腻。

这个病例,有四个诊疗方案,一一列举如下。

方案一,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处方如下:

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10克炙附子10克陈皮10克猪苓2克*连1克杏仁7克草豆蔻7克

苓甘五味姜辛汤,是小青龙汤的衍化方,主治外寒祛除之后,内饮不能尽除,咳而胸满的“内饮”病症。加陈皮、杏仁、草豆蔻宣上宽中,附子猪苓温肾利水,*连反佐,是兼治“内饮·寒湿”的配伍组合。

问题是,赵某的病机,是不是“内饮·寒湿”呢?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辨汗法加以分析。辨汗,可以辨分表证汗出和里证汗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确定的病位在“里”。里证汗出,大致有三种情况:里实热证,阴虚内热证,阳气大亏(亡阳)证。

寒主收引,“内饮·寒湿”是不会导致人体出汗的!而赵某汗出较多,至于湿透内衣,是客观存在的病症,这样逆推可以得出结论,患者所患病证,病机不是“内饮·寒湿”。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属于误辨、误治。

另外,有个常识问题。苓甘五味姜辛汤,主治“内饮”,所谓内饮证,多属内伤痼疾,咳喘宿根——新冠肺炎病情,皆为外感致病,属于新得。以治内伤痼疾之剂,疗外感新得之疾,很是荒谬。倘若以协定方推广应用之,更是误人、误事!

方案二,桂枝加附子汤加茯苓白术,处方如下:

桂枝45克白芍45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炙甘草30克炙附子30克茯苓60克苍术30克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伤寒论》第20条),赵某的“汗出湿透内衣,头痛”,有外感因素,可以视为太阳表虚,卫外不固所致。

加茯苓、白术,与上方中生姜、附子、白芍一起,暗合“真武汤”。《伤寒论》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赵某乏力、嗜卧、下肢沉重,很少活动,舌苔厚腻,符合真武汤“下焦虚寒,不能制水”的病机特征。

但是,太阳表虚不固和少阴阳虚水泛,不能涵盖所有病机,特别是患者脉象。太阳表虚,脉象应该是“浮弱”;少阴阳虚水泛,脉象应该是“微细”——而患者是“脉弦,较有力”(2月13日到2月18日,脉象都是如此),应当是另有隐情,另有病机。

方案三,柴胡桂枝理中汤,处方如下:

柴胡30克大枣3枚法半夏20克生姜15克*参15克*芩15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苍术15克干姜15克茯苓30克

患者“脉弦,较有力”,是少阳证。《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语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患者咳嗽胸闷气短,可以视为“胸胁苦满”,口中乏味食欲差,等同于“嘿嘿不欲饮食”,结合脉弦,较有力,宗医圣“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诊断经验,可以确定赵某所患病症,有“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患者的头痛、汗出,辨证为“太阳病·桂枝汤证”。

患者是不是有“太阴病·理中汤证”呢?

《伤寒论》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腹软,按压痛相当于“时腹自痛”;口中乏味、食欲差等于是“食不下”;大便偏稀约等于“自利益甚”,所有这些病症,确实有太阴病的影子。

“太阴病·理中汤证”与方案二中“少阴病·真武汤证”,辨证结果有明显不同。综合《伤寒论》条和条,我们不难发现,“真武汤证”和“理中汤证”,在吐、食不下、下利、腹痛、下肢沉重等症状上,没有明显排它性,很难鉴别。

但是,深入分析,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两证的不同特征,就是“象”不同:

太阴病·理中汤证,强调的是“吐·利”,吐·利是中焦虚寒,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表象——少阴病·真武汤证,更强调“但欲寐”,“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是“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的表象。赵某的乏力嗜卧,很少活动,符合“但欲寐”的特征,舌苔厚腻,也更支持少阴病·阳虚水泛的病机诊断。

所以,本证有“少阴病·真武汤证”。属于太阳少阳少阴合病。

方案四:柴胡桂枝汤合真武汤,处方如下:

柴胡30克大枣3枚法半夏20克生姜15克*参15克*芩15克炙甘草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苍术20克茯苓30克炙附子30克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既病防变的理论。我们不仅要问:新冠肺炎的传变,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我们的防治策略,有没有理论依循呢?

理论,是有的。

《素问·玉机真脏论》有:“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风寒客于人,使人豪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于肝,名曰肝痹,胁痛出食……”《灵枢·病传》有:“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又)一日而之脾……”《素问·刺法论》论述疫病有五疫,其中“金疫”刺法有“先刺肝俞”,再刺“肺之所行”。这些经典论述,明确告诉我们,外感疾病,肺部疾病的传变方向,极有可能就是肝胆,是少阳!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疏肝利胆,和解少阳。

回到临床我们发现,新冠肺炎初起,最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有汗出或者无汗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口苦,胃脘痞闷,食欲差……其中,发热,头痛,有汗出或者无汗出,属于“邪犯太阳”;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口苦,胃脘痞满,食欲差,属于“邪犯少阳”,两组症状同在,属于太阳与少阳合病。

柴胡桂枝汤,是解决太阳少阳并病的经典名方。“春三月,此谓发陈”,桂枝汤辅助小柴胡汤,发越人体少阳春升之气,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提高人体免疫力,二方相合,是新冠肺炎疫病的特效方剂,对新冠肺炎早期、轻症患者,有妙不可言的作用!。“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做仔肩”——病患得效,病患得救,病患得愈,有小儿子坐在肩头一样的感觉,是人伦之乐,普天同理。

太阳表虚有汗,我们用桂枝汤;少阳郁而咳满,我们用小柴胡汤;少阴阳虚水泛,我们用真武汤。柴胡桂枝汤合真武汤,是赵某的不二选方。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是证则用是药,“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之源……”我辈只愿依循先师教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勤学之,好问之,行深之,广大之……与诸君同勉。

今天写的这个病历,就是《转阴、转阴、转阴》中,第5个病历,赵某的病情。

2月19日和大家见面的链接,病历病症的记录,包括书写规范,都做的不好。其中我还把脉象写错了。实际是“脉弦,较有力”,而不是“脉弦,略无力”。

好在有原始记录。

碳素笔迹,是2月13日查房记录

红色笔迹,是2月15日查房记录

蓝色笔迹,是2月17日查房记录

诊籍,真的是一笔宝贵财富

照片下面,字迹比较工整的,是经过整理的查房记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