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奎重症医学科医生
年3月从心胸外科选调到新成立的重症医学科,他先后到湖南湘雅医学院一附院ICU、医院小儿ICU、广东呼吸病研究所、南方医院ICU参观学习,年到医院ICU进修半年。熟练掌握ICU常用的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经皮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PICCO监测技术,主动脉内球球囊反搏(IABP)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临时起搏器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放置,床边重症超声应用。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脓*症休克及外科病人术后监护,擅长急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监测。
年起担任科室总住院医师及科室二线医师,负责院内急危重症病人的会诊与抢救,完成院内急危重病人会诊和抢救工作,以及院内院外危重病人的转运。从此开启了长达五年忙碌而有意义的总住院医师生活。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周末还是过节,总住院医师永远是“ONCALL”。在去年10月有个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的病人,入院就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紧急为其气管插管,护送到导管室,守护着他做完冠脉造影,并置入支架治疗,送回ICU监护。凌晨一点,接到值班医生电话,患者心功能差,血压无法维持,医院,行床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一直守护到患者血压循环稳定,看到病人稳定转出ICU,虽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但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正因为每一个重症医护人员的辛劳,才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救回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
天道酬勤,他年、医院优秀医生,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卫生工作者,一个每天守护着生命,时刻与死亡竞赛的平凡岗位,几年如一日,有家属的误解也有感激,辛酸也是欣慰。
张静敏儿科医生
儿科自古称作“哑科”,服务对象主要为意识行为发育尚不完善的孩子,无法说出自身疾病的信息,需要医生的细心与耐心诊断。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把患儿家长对她的信任当成工作的动力。无论是第一个患儿,还是最后一个,都一样耐心仔细检查,认真施治,撰写病历,力争做到不出错,不出事,看好病。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赞誉及患儿父母的认可。
众所周知,医院中最容易滋生医疗纠纷的地方,无法准确表述自己何处不适的患儿,加上爱子心切、焦虑紧张的家长,使得儿科医生的工作如履薄冰、倍加艰辛。近年来,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患者日益增多,潜在风险与日俱增。
在临床工作中,她始终遵守医生职业道德规范,把医患沟通做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在为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常换位思考,将病人的疾苦放在第一位,任劳任怨,在积极解除病人痛苦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交流,得到了广大患者父母的信任和支持,全年无医疗纠纷发生,全年平均收治病人属科内最多。
儿科是个工作量大、压力也比较大的科室。在急诊上班时,平均三天一个夜班,工作之余她还负责儿科教研室秘书工作,虽然秘书工作繁琐,占用了自己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她毫无怨言地把教研室秘书工作做好,并获得了优秀教研室秘书称号。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儿科医生,她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团结同事,爱护病人,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赞誉、患者父母的认可。
潘玲呼吸内科医生
在领导的栽培、同事的关心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她上班全勤,无迟到、早退及旷工现象,无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无医疗缺陷。从一名懵懵懂懂的住院医师逐渐成长为一名副主任医师。
医院及科主任的领导下,不断地朝着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她也在发展当中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进行临床实践,应用中西医有机结合,自主治医师以来共诊治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人约人次,抢救呼吸衰竭及其他系统危重病人约人次,共诊治呼吸系统门诊病人约余人次。
年6月,她代表中国远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市Palagi医院呼吸病理生理科学习。期间,她深入科室工作,成为每日第一个到达科室,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勤勉、谦逊的美德,赢得了意大利老师们的尊重和敬佩。能独立运用专业手段如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仪、体描箱、心肺运动试验、多导睡眠图等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患者给予预防、评估、诊治和管理教育。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两不误,获得荣誉多项:年评为广西中医学院优秀卫生工作者、医院优秀医生;荣获瑞康临床医学院-学年青年教师教学查房比赛二等奖,并获得“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青年教师临床教学标兵”称号。
马晓露肾病内科医生
她从事医疗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能廉洁行医,团结同事,关心爱护病人,工作尽职尽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技术精湛、服务周到的医疗服务。医院的下乡任务,不怕苦,不怕累,下乡到边远乡镇凤山金牙乡3个月。她多次拒收患者红包,多次收到患者点名表扬信及锦旗。
因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所以她时刻提醒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甚至家属谩骂、殴打,她总能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非常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