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医院急诊科新民晚报记者徐程摄(下同)
寒潮来了,寒潮走了,寒潮又要来了!岁末年初申城气温变化很大。霸王级寒潮刚刚过去,本周气温短暂回升之后,又一股冷空气即将来袭,医院急诊科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病人。“寒潮对于许多疾病的影响有滞后性,这波寒潮的影响现在才开始显现!”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教授昨天下午告诉记者,1月3日急诊接诊人次,而4日仅上午就接诊超过人次,急诊科超负荷运转,其中不少都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急性发作。
“元旦小长假3天,急诊科的接诊量比平常多了20%。”毛恩强说,平均每天的接诊量接近人次,1-3日医院急诊科接诊救护车送来的病人87人次。从现有数据来看,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跌倒外伤、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高发。他表示,寒潮刚来时,急诊量相对平稳,而这种“假象”很快就被打破,从3日起,急诊接诊量不断攀升,“本周三开始下一波寒潮又要来了,有可能会造成病人的叠加,急诊科已经做好了准备。”
60多岁的王老先生,长期血压控制不好,又抽烟饮酒,前天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半个多小时仍未缓解。家属赶紧拨打,王老先生被送往医院。心电图显示急性心梗,医院马上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入院后立即送入导管室开通血管,王老先生转危为安。
毛恩强指出,冬季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发季,急性心梗发病前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比如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夜间胸痛,不要怕耽误家人睡觉,医院。
寒冷也会诱发中风,这两天的急诊病人中,脑出血的不少。此外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盛慧球告诉记者,假期中一天早上交班时处理的26位病人中就有6人为消化道出血患者,他们大多原本就有消化系统的原发病,比如消化道溃疡、胃炎等。她提醒说,天气冷聚餐多,而且食物多以油腻、辛辣、高蛋白为主,吃火锅的也增多了,势必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因此呼吁大家冬季要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还有一些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也要警惕消化道出血。
“上一波寒潮持续时间不长,但降温幅度还是挺厉害的。路面结冰湿滑,骨伤病人也增加了。”毛恩强记得,30日当天,急诊就来了一位女士,她在公交车站滑了一跤,手撑地后骨折;接着又来了一位外卖小哥,也是从车上摔下。
医院的急诊大厅入口处就设有一道预检“关卡”,将发热病人筛出来后送至发热门诊。毛恩强说,小长假期间,急诊筛出个发热病人,均送至位于独立区域的发热门诊,从反馈信息来看,以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等为主。
“去年春节至今,由于市民的卫生习惯较好,大家出门都戴上了口罩,也做到了勤洗手,所以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数量是明显下降的。今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尤其是春运的脚步临近,人口流动又将增强,个人防护不能少。”毛恩强还特别提醒老年朋友,要随气温变化而增减衣物,防寒保暖,注意监测血压。平时多喝水、少挨冻、多保暖、少外出,放慢活动速度,避免情绪波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