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收治效率,全力救治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是本轮上海疫情防控最为紧迫且严峻的任务之一。
4月26日晚,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医疗救治六队抵达上海。经过多日实地走访和院感知识及技能培训考核,并与院方深入沟通后,5月1日上午8时,由贵州全省20家医院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治六队正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组织开展国家专家组和贵州连线远程视频会诊
其中,人整医院卢湾分院亚ICU病区和一个普通病区,并参与该院其他两个病区医疗救治工作;46人参与览海医疗康养中心6个病区工作。
创新,梯级治疗+同质化管理提升救治率
医院卢湾分院位于*埔区。这里是上海的老城区,人口密度特别大,是上海阳性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作医院,医院原有张床位,ICU仅有8张床位。但实际上,院区收治的高龄患者特别多,80岁以上占比达60%,还有8位百岁老人。老人们还大部分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
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医疗救治六队队员正在工作
“就诊难度比较大,一些老人没有家属陪伴,全靠护理人员悉心照顾。”医疗救治六队队长,医院院长袁正强介绍,医院,除辖区内发现的重症病例外,医院内转重症的患者也会转到院区,“全力以赴降低死亡率是最大难题。”
医院ICU原有的床位显然无法满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国家专家组的建议,医疗队充分评估后改造出一个25张床位的亚ICU病区,并采取以梯级治疗打造同质化管理的方式,更高效地施策救治。
所谓梯级治疗方案,是指在院内按照“ICU—亚ICU—普通病区”的病区梯级构建开展救治。
亚ICU,实际上是介于ICU和普通病区之间的“严密监护病区”,将危重症患者筛查关口前移,最大限度保障ICU仅有的8张床位都能留给最危重的患者。
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医疗救治六队队员们入舱检查防护服,确保队员安全
为实现同质化管理,医院组建了“上海+湖南+贵州+山西+云南临时联合指挥部”,成立联合医务部、联合护理部、联合院感科、联合质管部等部门,同体系同标准开展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推进。还建立了中医药、胃肠营养、胸痛、卒中等7个专班,实行24小时备班制,一名危重型患者配备一个MDT救治团队,按照一人一方案,提升救治成功率。
“这样就保障了资源集中,最大限度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袁正强说。
亚ICU,在奉献和历练中成长
亚ICU病房并不简单。
“从走进亚ICU那一刻起,我们的护士就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不仅是吸痰、呼吸机、CRRT等专科护理,还有翻身、生活物资终末处理和发放餐饮甚至喂食等生活上的护理,处处体现小事见真章。”徐前容是遵义市一医耳鼻喉科护士长,援沪期间她是卢湾分院亚ICU病房护士长。她笑着说,这既是支援更是历练,自己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成长。
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医疗救治六队护士们正在给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在七楼病区,遵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赵发启刚收到一封手写的感谢信。
“非常感谢你们不远万里赶来,用大无畏的精神感动着所有上海人民。你们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她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受到贵州医疗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崇高的精神。”病房里一位91岁的阿医院去了,这封手写信出自71岁的陪护女儿。
老阿姨刚入院时情况十分危急,还伴随下消化道出血。“特殊时期,没办法马上做肠镜解决出血的问题。陪护的女儿也担心母亲救不了,整个人非常焦急。”赵发启说,好在医疗队采取的保守治疗和悉心护理是很有成效的,出血停止后,病情也稳定下来。
4名百岁老人康复出院时的合影
他与其他护理人员一样,每天要进出病房好几次,查看阿姨的恢复情况。“我们每次都会收到女儿对贵州医疗队的夸赞和感谢。能让两位老人感受到温暖,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有意义!”
“谢医生,快去看看那位97岁的患者!”
听到护士长的呼叫以后,遵义市一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鹏马上冲去病房。患者心率已降到36次,氧饱和度无法测出。谢鹏立即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经过抢救,这名97岁的高龄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谢鹏正在给97岁高龄女性患者紧急气管插管
“这些患者的病情演变都比较快,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我们会立即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患者的氧合。”在亚ICU,患者的病情总是瞬息万变,为保证患者健康,负责此层病区的医护人员以重症专业为主。他们6至7人一组,共分6个组负责患者救治、查房,并及时到普通病房筛查需要进入亚ICU的患者。
“刚来的时候,部分医护人员没有重症工作经验,我们就去4医院的老师‘取经’。”谢鹏说,随着大家经验丰富起来,除了效率提升,后续到来的云南等地医疗队也会到贵州队员负责的病区学习交流,大家团结协作,才能尽快斩断疫情。
一封信,我们交换青春
医生每6小时为一班次,护理人员则是4小时一班,病区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队员们除了新冠肺炎基本治疗外,还要针对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和监测。其中,最重要的是护理一关,吸痰、拍背、翻身、喂饭、送物品……精细化的护理,让患者感受到悉心的照料。
“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病人安心尽早出院。”六队队员,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廖江荣手里正拿着一封信,它来自一对曾经支援贵州三线建设几十年的上海夫妻,信里苍劲有力的字告诉队员们“我们现在恢复得很好!”
廖江荣收到的两位老人的感谢信
“这是一种缘分。听说我们来接管这个病区,他们特别激动,说贵州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贵州有他们的青春,上海现在也有了我们的青春。”廖江荣笑着说。
休整之时,队员们总爱刷刷上海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