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慢慢热起来,“蛇虫百脚”纷纷猖狂了。
近日,医院接诊一位重症感染“新型布尼亚病*”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送入重症监护室(ICU)抢救。
传播此病的原凶是蜱虫。
“这位患者不仅病情重,还很少见地病*侵犯脑神经系统,为新型布尼亚病*脑炎。”该院ICU主任孙仁华说。
蜱虫生长活动期在每年4月~10月份,5~7月份是它活动的高峰期。
蜱出没的季节又到了。
上山干活后脖胀头痛,一查竟是......
“老家有茶树、山核桃树,父亲会上山去干活。山里么,什么虫啊蚊的自然少不了,村里也有人被蜱虫咬过,但没有发生这么严重的情况。”冯大叔(化名)的儿子叹着气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被蜱虫叮咬,竟让父亲*门关附近走一回。
60出头的冯大叔,家住杭州郊县山区农村。他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平时身体尚可,能上山干活。冯大叔儿子在杭州上班,隔段时间会回老家,探望并帮干点农活。4月上旬,他又一次回家,目睹了父亲异常情况及惊险一刻。
“父亲精神不太好,说脖子酸胀,头晕头疼好几天了,医院,头颅磁共振检查,没见明显异常。隔了一两天,病情好像重了,他上肢不由自主抖动,双眼无神,反应比较迟钝,连行走也变得困难,而且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发病前,父亲曾多次上山干活。”又一次例行检查等待时,意外发生了,冯大叔突然晕厥倒地,四肢抽搐,小便失禁。
冯大叔很快被转至医院。急诊脑脊液穿刺提示,患者病*性脑炎,脑膜炎,同时发现血常规血小板下降迅速,急性肾功能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冯大叔被送入重症监护室(ICU)。
冯大叔没有明显的发烧情况,但医生们了解到其上山干活之后出现种种异常情况,结合临床症状,高度怀疑患者感染新型布尼亚病*后,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果不其然,脑脊液病原学宏基因检测证实:新型布尼亚病*感染。
lCU科主任孙仁华邀请感染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协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竭尽全力进行抢救。
重症监护室专家在观察冯大叔病情
多脏器功能衰竭,命悬一线
“患者送来时已病危,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的主管医生、ICU副主任医师姜晓晖说。
一系列检测如同一面照妖镜,病*的狰狞一览无遗,病情来势汹汹,“除了脑炎,患者血小板下降至很少见的低点,仅为正常范围下限的五分之一,19×10^9/L,(正常范围×10^9/L~×10^9/L);同时发现其多处出血,像舌苔、牙龈渗血,口腔内出血,肺出血、胃液隐血++++等”姜晓晖说,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提示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危急值(危急值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凝血功能差。患者一度休克,测血压已跌到80/46……命悬一线。
孙仁华主任等专家对患者全身脏器功能评估,患者已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肝损、肾损(尿少)、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造血系统血小板下降。
小小的蜱虫咬人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蜱虫吸取人体血液的同时,还将会把它体内的*液(新型布尼亚病*)带入到人体血液中,病*随着血液循环逐渐散发到全身,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就会威胁人的生命健康。
针锋相对,与时间赛跑,是救治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感染的关键。ICU医生护士在孙仁华主任指导下,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给予抗病*与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与此同时予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输血与输血小板、升血小板等综合治疗及人工肾替代治疗等。
“面对这样重症患者,我们得时刻高度警惕,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大家很快得进入抢救状态,有时等患者生命体征趋稳,已是深夜。”姜晓晖回忆道。
经过半个多月对症支持救治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目前神志清醒多日,脱离呼吸机,血压稳定,体温正常,血小板及凝血功能逐步好转;令医生们舒口气的还有,消化道出血减少,(大便常规示隐血阴性),心、肝、肾功能也明显好转……专家查房评估认为,冯大叔今日可转入普通病房了。
冯大叔最后的诊断为:新型布尼亚病*脑炎,多脏器功能衰竭。
防患于未然,十分重要
“我们几乎每年都救治被蜱虫所咬感染新型布尼亚病*的病人,进入lCU抢救的还较少见。”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介绍说,被蜱虫叮咬后大多数人会引起过敏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因此不必恐慌。
发病取决于蜱虫是否“带*”——携带病原体。蜱虫体内可有多种病原体(病*、细菌、寄生虫,如新型布尼亚病*),只有被少数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后才会发病,有基础疾病及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重症。
“一般情况下,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患者最能自我感觉到的是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并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感染该病*后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肌痛、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潘红英说,少数有出血倾向,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治疗,临床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潘红英主任给出防范建议:
一,喜欢野外游玩的朋友,做好保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尽量不要穿拖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二,在蜱类生活环境,像树林、丘陵、山地、低矮灌木林等处活动后、要及时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如有携带宠物的,离开时也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三,若发现被蜱虫叮咬,不可强行捏拽取出蜱虫,医院处理伤口;被蜱虫叮咬后,人发病最短在2-3天后,一般1-2周左右。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四,病人家属,尤其陪护的家人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或呕吐物等。
“小长假将至,野外游玩时,要做好防护,避免被蜱虫等‘蛇虫百脚’所叮咬。”潘红英提醒道。
来源:FM93交通之声*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处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