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深夜,医院(以下简称“湛江中心医”)急诊科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接到通知,某区有发热及确诊人员接触史的患者,高度怀疑感染新型肺炎,现需紧急转运,请安排人员做好防护,马上出车。”
作为港口城市,湛江既有本土疫情防控压力,也有境外输入压力,但至今没有发生社区传播,也无一死亡病例。这样的防疫成绩,是全市医务人员不舍昼夜的坚守与付出,也是城市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体现。
早在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提出以桂粤琼三省(自治区)的15座城市为主体,建设“一湾双轴、一核两极”北部湾城市群。作为两大增长极之一的中心城市,湛江提出建设北部湾大急诊急救体系。
“医院为抓手,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全市急救能力协同发展,打造了一艘健康之船,为北部湾经济群发展保驾护航。”湛江市卫生健康局*组书记、局长林华坚说。
▲湛江市指挥中心调度室
打造一个急救调度中心
一张硕大的液晶屏幕,中间占据最大面积的是清晰完整的湛江市地图,全市救护车分布一览无余。左边的红字显示了急救分站的出车情况,右边的绿字写着当班车辆信息,上方硕大的字体写着“湛江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
距离液晶屏两米处,有10来名身穿制服、头戴耳机的调度员,每人面前有三个电脑显示屏,当电话响起,她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接起,然后就近调配救护车。
这里是湛江市院前急救体系的心脏。通过局域网光纤、云专线、无线数字集群等方式,调度系统把医院组成的急救分站联成一体,实现了从受理求救电话到急救站接收指令、出动救护车、到达现场、医院的全程实时跟踪。
年4月12日凌晨12点半,指挥中心调度员邢海妹正聚精会神盯着全市救护车分配图,电话铃声响起,语无伦次的说话声通过电磁波传来。邢海妹用耐心、平缓的语气安抚对方,并引导其说明具体地址和情况。
电话是家住开发区的徐女士打来的,她19岁的弟弟疑因过量饮酒,身体出现严重抽搐等酒精过敏症状,情况危急。调度员随即调派救护车,并与徐女士保持通话,指导她照顾弟弟。
伴随着一阵警铃声,一辆救护车从湛江中心医快速驶出,十余分钟到达徐女士家门口,随车的急诊科医生为患者做了紧急处理,医院救治。第二天,患者康复出院。
“湛江的急救人员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他们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湛江市民,有他们的守护,我感到非常幸福。”两天后,徐女士拨通市长热线,为这一场生命急救献上真诚的赞意。
“国家要求电话10秒接通,我们基本做到了。”指挥中心主任陈明说,这得益于年6月升级建设完成的数字化指挥中心。当时,在市委市*府支持下,湛江指挥中心在粤西地区率先引入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实现了数字化指挥与MPDS的完美结合,“铃声响起,急救开始”。
“MPDS主体是一个智能软件,收集了全世界的急救病例处理方法,将患者主诉归类为33种,如胸痛、烧伤、动物咬伤、腹痛、触电等,并设置预案。”陈明介绍。调度员接到呼救电话,会根据呼救人的主诉症状进行分诊和预案归属,并于第一时间派出救护车,同时指导呼救者进行现场自救与互救,有效弥补救护车赶到前的急救缺位。
“从调度员接到呼救电话开始,必须两分钟内把车派出去,信息会立即发送到救医院急诊科。”陈明介绍,医院都很重视院前急救培训,最快的一分钟就能出车。
早在年,医院(以下简称“广医附院”)就组建了院前急救小组,配有10名医生、8名护士,11名司机和6辆救护车。目前指挥中心已联合湛江中心医、广东医院(以下简称“附二院”)等24家医院组成急救体系。
仅年,市指挥中心共受理呼救电话话次,派遣救护车车次,救治人的生命。“年我们计划将市辖区内其他7家医院全部纳入系统,满足郊区和偏远地区居民的需求。”指挥中心副主任周平说。
年,为提升全市急救能力,湛江财*拨款多万元,购买50辆负压救护车分配到全市医院。“我们原本有18辆负压救护车,现在有68辆,加上普通救护车,共有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每3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的标准。”周平说。
据介绍,新车是一款监护型救护车,车内设有心电图、检测仪等救助设备,配置5G信号,急救人员在车内可对病人进行及时救助,医院专家,发挥院前急救的最大功效。
为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湛江一直尝试利用5G网络为医疗急救加上助推器。年7月,广医附院在粤西地区率先上线5G+急救系统。“救护车在运送途中即可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和动态心电图传输,第一时间获得患者各种信息,帮助急救医生开展治疗和提前做好院内各种准备,真正筑起与时间赛跑的生命线。”该院*委书记李明意说。
同样提前布局的还有湛江中心医。“目前,5G+急诊信息化平台已投入使用,实现远程急救与应急指导,院内外信息的无缝对接。”该院急救科主任陈粤明说,“之前一位患者突发心梗,在车上就做好心电图,远程专家诊断为心肌梗死,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后,救护车可以绕过抢救室,直接送到手术室,缩短救治时间。”
年8月1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示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由湛江中心医牵头申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区域5G急救平台建设项目入选5G+急诊救治项目名单。
“‘十四五’期间,湛江将大力发展数字健康,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的深度应用,打通会诊到病床的最后一公里。”林华坚说。
构筑一道区域急救防火墙
年7月1日晚,一位45岁男性患者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全身冒冷汗,被家医院就医。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情医院。
半小时后,救护车抵达广医附院胸痛中心,急诊科医生接诊报告情况,心血管内科评估为极高危,迅速启动最高级别应急机制,将患者送到导管室,仅用了19分钟,就为患者开通闭塞血管,植入支架,转危为安。
“近年来,医院不断提升急救急诊能力,其中冠心病专科联合急诊科、介入导管室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介入治疗,制定简洁、高效的流程,24小时待命,以最快的速度帮助急性心梗患者和死神抢时间。”李明意说。
▲医院挂牌国家级胸痛中心
医院急救能力的提升缘于湛江市委市*府的长期规划。年《湛江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印发,“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健全医院”被写进*府主要任务之一。
*策指引下,湛江中心医也在探索本院急诊急救体系的升级。“医院急诊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设有内、外科、儿科、重症监护室及设备齐全的抢救室,多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大型抢救中发挥出色。”该院*委书记杨志刚介绍,医院建设一站式大急诊急救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10月,湛江中心医整体搬迁。新院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张,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医疗单体建筑。借此契机,医院全力推动急救中心建设。
首先是升级基础设备,急诊科从原来的两层楼扩建为3层,面积近平方米。为提升急救效率,重新规划就诊路线,单独设置急诊CT、B超、药房等独立辅助检查区,同时设置胸痛、卒中、创伤等11个抢救单元。
为加强急诊重症救治能力,年,在原有急诊学科的基础上,湛江中心医成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有11张床位,配置中央监护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让急医院之初就能得到及时连贯的救治,提高抢救率。“医院急救体系的再升级,希望能为湛江急救体系建设添砖加瓦。”杨志刚说。
年7月,湛江中心医成功医院医院,获得3亿元资金支持,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平台建设等。据此,在完善急诊体系基础上,该院聚焦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儿童、新生儿和中*6大优势专科救治中心建设,目前已建成化学伤、中*、重大复杂创伤3大特色救治团队。年4月,湛江中心医获评国家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
医院急救能力建设不停步,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也在不断整合。年12月,医院的联动与协调,实现中*病人分级诊疗,在湛江市卫生健康局推动下,湛江中心医牵头广医附院、医院医院共18家医院组成中*急救联盟。
“广东省中*急救中心有7个分中心,医院,下设粤西地区唯一的蛇伤防治研究中心。”陈粤明介绍,医院在蛇咬伤救治上颇具声誉,上世纪60年代就开展*蛇咬伤救治,90年代初开始应用单价抗蛇*血清解*,“现在科室每年救治*蛇咬伤病人多例,抢救成功率达%,重症蛇伤病人的病死率为零。”
年7月31日,湛江市人民*府印发《湛江市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方案》,为区域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再建桥梁。目前,全市24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建成13个专科联盟,涵盖市、县、镇三级医疗机构,医院间的联动与协调,为区域大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加速。
共建海陆空应急体系
年4月14日,湛江港龙腾锚地的外籍货轮上,一名船员突发心脏不适,鼻部流血不止,病情危急。有关部门接到求助,立即联系安排电话问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派出直升机转运,并要求广医附属做好急救准备。
三个小时后,船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有关部门开启绿色通道,协助办理入境,医院急救。两天后,患者情况趋于稳定。
这样的急救场景并不少见。湛江依水而建,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居全省前三,渔港和渔船数量居全省第一,单纯的地面急救服务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救治要求。早在年,湛江市卫生健康局就积极布局海上快速救援绿色通道体系建设。
年,在市委市*府、市卫生健康局支持下,附二医院。“我们组成一支45人的紧急医学救援队,配备数字单兵系统装备、现场及远程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应急业务培训,遇到紧急任务随时出发。”该院副院长孙小聪说。
根据应急救援要求,附二院部署了5G+院前急救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已建成远程会诊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和互联网云诊室,还建立胸痛、卒中中心急救等绿色通道,为海上遇险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救援保障。
为畅通急救渠道,年8月,附二院与中信海直签订直升机救援平台合作协议,配备航空救援设备以及相关救援人员,制定航空救援的后送流程。“我们还与海事局签订合作协议,打通海陆转运环节。”孙小聪说。
湛江中心医也在积极构建海陆空急救系统,与金汇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航空医疗救护业务,建立陆空联动救援平台。“医院迁入新院时就在南北入口各预留了20亩地,满足救援直升飞机停机坪建设的需要。”杨志刚说。同时,医院还参与发起并加入“环南海-东盟海上医学救援联盟”,医院共同打造环南海与东盟的医学救援海上生命线。
▲医院救护车随时待命
年9月,湛江市卫生健康局与海口市卫生健康委签订《湛江-海口卫生健康民生福祉相向而行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琼州海峡海口-湛江(徐闻)海陆空一体化区域医学救援中心,目的是打造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处置中心、海上医疗救援中心,开展南海海上应急救援国际合作体系建设。
“此次合作,是两地卫生健康领域相向而行、联动发展,也是湛江积极拓宽急诊急救体系边界的进一步探索。”林华坚说。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春季陆上联合卫生应急联合演练上,湛江中心医与附二院均应邀派出救援队伍,全程参与脑卒中、心肌梗死、手术和院前转运组等科目的演练,提升海上救援能力。
年2月,广东省委省*府出台《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明确支持湛江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并要求布局建设区域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为湛江市大急诊急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码。
“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全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落实好‘与海南相向而行’的历史使命,在环北部湾医学紧急救援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打造健康湛江新格局。”林华坚说。
记者
曾剑萍王璐
编辑
梁沐王侃苏海宁责编
张秀丽
来源
《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